基于(Sn,Ba,La)·(P04)3C1.Eu纳米颗粒荧光猝灭法测定废水中Cr(VI).pdfVIP

基于(Sn,Ba,La)·(P04)3C1.Eu纳米颗粒荧光猝灭法测定废水中Cr(VI).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n,Ba,La)·(P04)3C1.Eu纳米颗粒荧光猝灭法测定废水中Cr(VI).pdf

第38卷第6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38.No.6 2009年 12月 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Dee..2009 基于 (Sn,Ba,La)·(PO4)3C1.Eu纳米 颗粒荧光猝灭法测定废水中Cr(VI) 岳增连,赵国庆,黄杉生 ,沙维娜,余锡宾 (上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 :基于Cr(vi)对 (Sn,Ba,La) -(PO),Cl·Eu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 了用琼 脂溶液来固定分散(Sn,Ba,La) ·(PO)C1·Eu纳米颗粒并用于测定水中微量 cr(VI)的荧 光分析新方法.研究表明:Cr(Ⅵ)离子对固定于琼脂溶液中的(Sn,Ba,La) ·(PO)C1·Eu 纳米颗粒有荧光猝灭作用.在 pH =9.0的条件下,测定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 为271Flm和447nm ,测定Cr(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0 ×10I¨mol/L 一1.4x10一otol/L, 检测限为2.99×10一mol/L,回收率为98.9% ~103.0%.方法具有 良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 一 些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应用于环境水中Cr(VI)离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荧光法;荧光猝灭;琼脂;Cr(VI) 中图分类号 :065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5137(2009)064)634-05 0 引 言 铬是环境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不同价态的含铬物质对生 物体和人体的危害不相同,通常认为三价铬是维持生物体内葡萄糖平衡以及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作用所 必须的.而六价铬具有很高的毒性,其毒性为Cr(III)100多倍 ,对皮肤有刺激性,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而在体内蓄积,具有高致癌性,可破坏植物细胞内超微结构,抑制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心].cr(Ⅵ)渗透 系数约为水的4倍,很易污染水体.在大气中Cr(VI)氧化SO形成酸性气溶胶和铬酸雾.Cr(Ⅵ)化合 物还能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对它的测定在环境监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检测 Cr(VI)方法有火焰 原子吸收(FAAS)[33、诱导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J、荧光分析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 等. 许多金属离子对具有荧光的无机纳米颗粒有荧光增强或猝灭作用.早在 1982年,L.Brus等人_8就 发现了外加Znn吸附在CdS颗粒表面能使其量子效率提高.与此相反,有些离子如Ti+『,cu+m【川 却对 CdS的发光有猝灭效应.稀土纳米颗粒是一类重要的荧光物质,(Sn,Ba,La) ·(PO)cl·Eu (SBLPCE,下同)纳米颗粒是一种稳定的发光材料,为磷酸盐系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中的一种蓝粉.相对 于铝酸盐系的三基色荧光粉,在量子效率和光输出上都有一定提高,在电子工业中有 良好的应用前 景 ”.但在分析上的应用,至今鲜见报道.本研究基于 SBLPCE纳米颗粒稳定的发光性质,发现 cr(VI)对SBLPCE纳米颗粒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借此测定水中微量的Cr(VI).但SBLPCE纳米颗粒不 溶于水,难以在水溶液中进行荧光测定.因此采用琼脂溶液来分散、固定SBLPCE纳米颗粒并用于检测 收稿 日期:2009-03496 基金项 目:863计划(2007AA06Z402);上海市科委基金 (08520510400);上海师大重点学科项 目(DZL706). 作者简介 :岳增连 (1984一),女,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杉生 (1952一),男,上海师范大 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第6期 岳增连,赵国庆,黄杉生,等:基于(Sn,Ba,I丑)·(PO4)3C1·Eu纳米颗粒荧光猝灭法测定废水中Cr(VI) 环境水中微量 Cr(VI),结果满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F一4600荧光仪(日本 日立),FE一20pH计(mettlertoledo),78HW —l型恒温电磁搅拌器 (江 苏金坛市医疗仪器厂);SBLPCE纳米颗粒(自制),琼脂 (Sigma公司),其他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 纯,

文档评论(0)

小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