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3-2014年高考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 陈情表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金版学案】2013-2014年高考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 陈情表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结构图示 3.文本探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来读者也大都把李密的陈“表”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情”。《古文观止》亦评《陈情表》道:“晋武帝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李密能陈表成功,难道仅仅由于其“情”吗? 视民如芥、万民之上的国君,岂能是一个“情”字所能“动容”的?这恐怕还要得益于明理艺术的高超了,一方面,李密极力表现其“乌鸟私情”的“孝情”;另一方面,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自己寻找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依据,在政治上先立脚步,使请示有理、有力、有节;第三,消除“不事二君”的嫌疑,表明了自己“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 4.技巧总结 (1)融情于事,曲折有致。 说理之文有直有曲。思路豁达,辨析透彻,都得根据说的对象和文章所表达的内容的需要而定。一篇文章讲究顿挫、跌宕、抑扬、迂回等,就不单是形式上的一种技巧,或只是章法的变化了,它有更恰当、更委婉的说理作用。本文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语言平实而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逼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相,都如在眼前。此外,本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 (3)语言上骈散并用。 少有典故和词藻,虽多字骈句,但少有对仗。例如“既无伯叔”二句、“外无期功”二句,也都自然浑成,决无斧凿痕迹;且每段均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整齐而错综、流畅而婉转之势。再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内容上的对立,突出了李密无所适从的心态。又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通过“祖母”与“臣”的两情依依、相依为命,突出了李密的拳拳孝心。 5.重点突破 作者是如何通过“陈情”来达到为祖母尽孝的目的? 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是为了“孝”。 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李密供养祖母是孝,但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杀人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死。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氏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必修5 ?(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必修5 ?(配人教版)◆ *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语文?必修5 ?(配人教版)◆ 第7课 陈情表 亲情是人类生命深处一首永恒的歌,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恒久主题。感人的亲情之歌能超越时空,激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并让我们在共鸣中感受到亲情至爱的力量。今天让我们品读“动之以情”的典范之作《陈情表》,用心体会李密在文中流露的至爱亲情。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进一步认识骈体文,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3.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的,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 4.本文主要是以情动人,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深入体会。 1.题目解说 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本文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中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将诉情之语与陈理之言交融一体,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