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pdfVIP

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pdf

98一 l04 草 业 学 报 第 18卷 第 6期 2009年 12』1 ACTA PRATA(:UlTURAE SlNl【’A VO1.18,NO.6 高寒草甸草场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 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焦婷 ,常根柱 ,周学辉 ,杨红善 ,侯彦会 ,苗小林 ,刘荣堂 ,蒲小鹏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 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中一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70;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 :对肃北高寒草甸不同载畜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子 的关系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不 同载畜量下不 同土 壤深度草地土壤肥力不 同。O~20cm土壤水分、pH和有机质 随载 畜量增加而下降,土壤容重则随载畜量和土层 深度增加而增加 ,放牧草地土壤均呈弱碱性 ;O~2Ocm土壤全氮 、速效氮 、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在高载畜量 区达 到峰值 (PO.01),其中全氮和速效钾在 中载畜量 区出现最低值 ;O~20cm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 性均高区高于中区和低 区,随土层 的加深 ,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逐渐 降低 的趋势 ,不同层次 间显示 出不 同程度的差异性 。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间 以及它们与土壤主要肥力 因子间 具一定相关性 ,说明土壤酶可以用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 。 关键词 :高寒草甸;载畜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8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759(2009)06—0098—07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正因为如此 ,草原生态系统由于放牧 不合理等原因引起 的草原退化问题 ,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长期以来,土壤理化性质一直被作为表征土 壤质量的指标 ,但理化性质的变化 比较缓慢 ,难 以反映土壤遭受干扰时的各种短期的、微小 的变化口]。土壤酶是 土壤 中一切生物化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 中最活跃的生物活性物质,其活 性大小表征了土壤中物质代谢的旺盛程度_l2]。作为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酶与土壤肥力之间具有一定 的关 联性 ,在土壤生态系统扰动后存在显著的长期与短期效应_l3]。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火烧_4]、施肥 |引、植被恢复 重建(补播 、翻耕 、围栏封育)l3 ]、坡向坡位和撂荒地 3【等条件下土壤酶和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已经作 了大量工 作 ,而且也 已涉及农 田 ]、草原 ]、林地口]、沙地口妇以及黄土丘陵区 等各个领域。但载畜量对肃北高寒草甸 土壤酶及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较少。 肃北蒙古族 自治县高寒草甸 自20世纪 8O年代 以来 ,由于长期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开发利用 ,使生态环境恶 化 ,草地生产力下降,本研究在肃北蒙古族 自治县选择了不同载畜量下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探讨不 同载畜量 对肃北高寒草甸的土壤酶活性和营养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 间的关系 ,以期为肃北退化 草地的合理利用和恢复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 自然概 况 试验地处于肃北蒙古族 自治县南部祁连山牧区,东经 94。39~98。50,北纬 38。O0,海拔 2300~2600m,属 高寒半干旱气候,年 日照 2841.1h,年均温 6.3℃,无霜期 136~186d,牧草生长期 6O~210d,年均 降水量 183 mm。全县草地类型有 :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化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 、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 。牧草种 类包括豆科 、禾本科 、莎草科、菊科、藜科、杂草科和灌木等。主要家畜有绵羊 、山羊 、牦牛、骆驼等 。 1.2 研 究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 3个放牧区,放牧家畜为绵羊和山羊 :其中绵羊+山羊 1.5只/hm ,年出栏 150只 收稿 日期:2009—05—18;改 回日期 :2009—09—02 基金项 目: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项 目(GEF一052456CH

文档评论(0)

追云少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