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 卷 第2 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2 No.2
2 0 0 2 年 4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pr. 20 02
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回收和精制
许文林, 王雅琼, 鲁 萍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系,江苏 扬州225002)
摘 要:以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甲醇酯化、结晶分离、溶剂重结晶净化精制工艺,对回收和
精制植物甾醇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工艺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的植物甾醇
含量大于95%,过程总收率达80% 以上,为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
术依据.
关键词:脱臭馏出物;植物甾醇;回收精制
中图分类号:TQ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2)02–0167–04
1 前 言
近几十年来,由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对植物甾醇在医药中应用的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
使甾醇的开发研究进入了最盛时期,世界精制混合植物甾醇的年产量已超过千余吨[1,2]. 我国也早
在 70 年代就研制出了以牙周宁为代表的植物甾醇药品(有效含量为 60%).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和上
海生物工程中心以主要含谷甾醇的植物甾醇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转换制备甾体药物的中间体雄
甾 1,4–二烯–3, 17–二酮(ADD)和雄甾–4–烯–3,7–二酮(4AD) 已获成功. 通过微生物降解脱掉植物甾
醇的侧链可将其转化为ADD 和4AD ,从ADD 和4AD 开始可合成几乎所有的甾体药物,此外植
[3]
物甾醇在日用化工、纺织以及动物生长剂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因此,植物甾醇用途极为广泛 .
植物甾醇主要来源于植物油精炼下脚料,特别是脱臭馏出物(又名 DD 油)[4–6]. 在油脂脱胶、
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中,不皂化物进入油脚、皂脚、脱色白土、脱臭馏出物等副产物中.
脱臭馏出物因植物油的品种不同,其混合植物甾醇中所含的甾醇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混合植物甾
醇中随侧链基团不同,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在制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得到的混合植物甾醇中主
要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及菜子甾醇等. 其中以β–谷甾醇、豆甾醇为主要成份,约占
60% 以上. 豆油中还有微量的β–谷甾醇的异构体γ–谷甾醇等.
虽然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甾醇的方法各异,但其原理一般是基于原料组成的化学性质、物理
性质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与提纯. 目前主要的生产和研究的分离与提纯方法有:
(1) 溶剂结晶法[4] ,是实验研究植物甾醇分离提纯的主要方法,该法操作步骤多,溶剂用量大,
回收困难,甾醇的收率低,因此目前还难以工业化.
(2) 络合法[4] ,是将脱臭馏出物进行皂化、酸分解、萃取、络合反应、分离络合物和络合物分
解制得甾醇粗品. 该工艺溶剂回收困难,生产成本高,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4] o
(3) 干式皂化法 ,是将脱臭馏出物用熟石灰或生石灰在60~90 C 皂化,然后用机器粉碎膏状
物,经溶剂萃取、浓缩得到粗甾醇,再经过洗涤去杂、脱水得到精甾醇. 该法原料的利用效率、
产品的纯度和收率低,改善其工艺条件以提高收率和纯度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4) 分子蒸馏法[4] ,为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工艺流程是首先将脱臭馏出物酯化,然后进
行洗涤,减压脱除低碳醇. 通过蒸馏回收易挥发组份脂肪酸酯,残液进行分子蒸馏回收维生素E.
收稿日期:2001–06–14, 修回日期:2001–10–1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编号:99KJB50007); 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施菜地土壤pH 值, 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的变化[J].pdf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急性脑梗死.pdf
- 肾性血尿临证探索.pdf
- 生命体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综述).pdf
- 石榴皮提取物的酶抑制作用研究[J].pdf
-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绝对定量实验优化的研究.pdf
- 世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pdf
- 试论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构建.pdf
- 适于宁夏枸杞RAPD 分析的DNA 高效提取方法.pdf
-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两种酶抑制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pdf
- 微孔结构对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血管化影响的初步观察.pdf
- 韦翁盐催化剂对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化反应的影响.pdf
- 温度, pH 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pdf
- 温度对WAOCWAO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J].pdf
- 钨, 锡液态分离成矿作用的新证据.pdf
- 无溶剂体系合成甘油二酯用脂肪酶的筛选及其酯化性质.pdf
- 五子衍宗丸及其拆方对老年大鼠心脑线粒体DNA 缺失,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及ATP 合成的影响.pdf
- 细胞色素P4502D6 酶基因多态性与右美沙芬氧化代谢的相关研究.pdf
- 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 酶和超广谱Β2 内酰胺酶的检测.pdf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药敏分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