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与数学大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世纪的数学大奖 孙宏安 本刊曾经介绍过20世纪的两种最重要的数学大奖一—菲尔兹奖(本刊2001年第1~2期)和沃尔夫数学奖(本刊2001年第6期)。在新的世纪,这两种奖项又有哪些新的得主,表现出什么样的数学发展方向?本文提供关于这方面的一些信息。 1 菲尔兹奖 到目前为止,新世纪颁发菲尔兹奖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过两次,一次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一次是2006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在北京有两位数学家获菲尔兹奖,一位是法国的拉佛阁,一位是俄罗斯的沃沃斯基。 拉佛阁(Laurent Lafforgue,1966一),1986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90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同时参加巴黎南大学的算术与代数几何小组的工作。1994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成为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的终身数学教授。主要数学成就是在朗兰兹纲领(也叫朗兰兹猜想,朗兰兹(R.P.Langlands,1936年生于美国,1996年获沃尔夫数学奖)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数论、自守形式、群表示论方面的猜想,总称为朗兰兹猜想,目标是用李群的无穷维表示阐释数论,就像1872年F.克莱因用群论来阐释几何学那样)的研究上有创造性进展——证明了与函数域相应的整体朗兰兹猜想,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沃沃斯基(Vladimir Voevodsky,1966一),1989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土学位,1996年到美国西北大学工作,2002年任职于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沃沃斯基的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的上同调理论—— 一种新的代数簇的上同调理论,这一理论达成了数论与几何的新的统一,而且有助于他得出自己最著名的成就——解决了米尔诺猜想,这个猜想30年来一直是代数K理论中最主要的问题。他的成果可迁移于许多领域,如伽罗瓦上同调理论、二次型理论及复代数簇的上同调理论等。 在马德里有四位数学家获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安德烈·欧科恩科夫,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温德林·沃纳。 欧科恩科夫(Andrei Okounkov,1969一)出生于莫斯科,1995年获得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博士学位,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同时在俄罗斯科学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职位。他曾于2000年获得斯隆研究奖。2001年获得帕克基金奖,2004年获得欧洲数学会奖。获菲尔兹奖是因为他在联系概率论、代数表示论和代数几何学方面的贡献。把概率论、表示论(Representation Theory。主要是研究怎样用其他的数学对象来表示对称群)和代数几何的相互作用,解决了好多表示论的难题。欧科恩科夫的一系列证明天才地把物理(主要是量子场论和统计力学)的思维应用到数学上,再把得到的数学结论用于物理研究。 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1966一)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犹太家庭。因为天资聪颖,他被圣彼得堡的天才学生数学中心录取,专攻先进的数学和物理理论。1982年,16岁的佩雷尔曼以满分42分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上获得金牌。此外,佩雷尔曼还精通小提琴,乒乓球则是他最擅长的体育运动。在圣彼得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佩雷尔曼先在俄罗斯科学院斯特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20世纪80年代末期,佩雷尔曼移居美国,曾在多所大学任职。1996年,佩雷尔曼返回斯特克洛夫研究所工作。可是3年前,这个研究所却解雇了他。尽管佩雷尔曼后来又找到了其他工作,但在去年年底他又再次失业。他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中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佩雷尔曼在2002年和2003年写的两篇论文中解决了著名的庞加莱猜想证明的关键问题,不过他写出了那两篇论文后,甚至没有拿去发表,只是随便地贴到存档网站arXiv上,而且自从在因特网上发表了这几篇论文之后就不再露面。佩雷尔曼曾经表示,如果自己的结论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将拒绝接受由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颁发的100万美元奖金,虽然这笔高额奖金能够解决佩雷尔曼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这次数学家大会因为他在几何学以及对瑞奇流中的分析和几何结构的革命化见解获菲尔兹奖,但他拒绝领奖,这在菲尔兹奖颁奖史上是没有先例的。(2006年6月初,中国的曹怀东和朱熹平在佩雷尔曼成果的基础上最终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最早是丘成桐意识到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路子和拓扑分类的里奇流以及几何分割有关。他建议哈密顿(Richard Hamilton)从里奇流入手解决庞加莱猜想,哈密顿最终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佩雷尔曼的工作就是在哈密顿的框架上做出来的,见本刊2006年第7期(上半月·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