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及重要成果.docVIP

20 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及重要成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 研究的发展及重要成果 .hk/wk_wzdetails.asp?id=2998 李文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主办   第1卷第1期(总第1期)2003年11月   主编:闵维方;副主编:丁小浩 阎凤桥;本期执行主编:岳昌君   摘要:本文回顾了教育经济学研究于20世纪早期在中国出现的萌芽、20世纪中晚期的崛起,以及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展望了21世纪初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学、20世纪、重要成果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 Researches of the Econo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in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LI Wenli(IEE ,Peking University )   Abstract:Studies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ppeared in the earliest 20th centuryand have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of 20th century in China.This papermainly reviews the research outcomes in the econo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givesa prospect to the main research points in the earliest 21st century.   Keywords:Econo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20th century,important researchoutcomes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出现。自1960年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 )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以贝克尔(Gary.S.Becker )、明瑟(Jacob.Mincer )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进而实证地验证了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在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关于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作用、教育对劳动生产率作用等研究,使人们更加清晰和实证地认识到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属性。与此同时,教育经济学理论也愈加丰富。70年代初出现的筛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70年代末出现的教育的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和批判。而现实生活中,教育投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使人们对教育的经济收益表示疑虑,对受教育人群中存在的失业现象表示关切。各国的教育投资热情在8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教育财政的危机也随之出现。   尽管如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动摇。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仍然予以高度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继续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着有力的支持。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系统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有知识的人才的发源地,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视1.   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出现   教育经济的思想早已有之,在中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动,教育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儒家、墨家、法家等纷纷开办私学,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最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可见,当时就已经有了交学费的思想,初次拜见需要交十条干肉,数量并不少2.   靳希斌主编《从滞后到超前》3一书,向人们揭示了20世纪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鲜为人知的开端,并介绍了代表当时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三个研究者及其著作。邰爽秋的《教育经费问题》和陈友松的《中国教育财政改造》对中国20、30年代的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邰爽秋在文章中不仅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广开教育经费筹措途径、统一教育经费行政等思想,而且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经费独立的八个办法,包括确定教育基金、划分教育税源、预算制度独立、加税权力独立、征收机关独立、保管机关独立、用款权力独立和审核机关独立。古楳的《中国教育之经济观》分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认为当时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脱节,提出要切实考虑居民的经济能力,提供适合生产需要的教育。古楳

文档评论(0)

bhy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