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风的不同
本文档下载自HYPERLINK /文档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复制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HYPERLINK //html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006.02
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风的不同
○陈 瑛
在唐代众多的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派异军突起,成为唐
代诗坛的大流派。高适和岑参,就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
人。他们的作品,无疑是唐代诗苑中的两枝奇葩。不过他们
的诗风虽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在题材、思想和表现形式上,
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就高岑诗风的不同及其原因,作一
些分析和探索。
历史上,人们总是把高适、岑参并称为“高岑”,这说
明他们在创作上有着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如他们的边塞
诗作大都采用七言歌行或七绝,表达请缨杀敌、报国立功的
豪情,描写边塞艰苦的生活和奇异的风光,抒发缭绕不尽的
乡思乡愁,作品兼融有建安风骨和浓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
成了慷慨悲壮的风格。正如严羽所说:“高岑之诗悲壮,读
之使人感慨。”
但高岑边塞诗歌在悲壮慷慨的相同诗风下,又各有不同
的特色,对此,评论家各有评论。沈德潜说岑参诗“能作奇
语,尤长于边塞”。胡应麟《诗薮》称:“嘉州词胜意,句
格壮丽而神韵未扬;常侍意胜词,情致缠绵而筋骨不逮。”
高岑边塞诗同中有异的风格具体表现在他们诗歌的思想、题
材和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
1.思想、题材上的不同
高适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胸怀大局,深入军营,对将
士的思想、军中的矛盾、边防政策的失误——凝诸笔端,做
出最为深刻、真实、恳切的反映,形成“多胸臆语”、“尚
质主理”、“兼有气骨”的悲壮风格。写景状物虽不及岑参
奇峭俊丽,思想内容却远比岑参厚实深沉,切中治国治军之
道,这是高适边塞诗最为突出的思想特色。
高适边塞诗洋溢着高昂的爱国热情,但诗人在抒发慷慨
报国的同时,对于亲历耳闻的军中矛盾也给予毫不留情的揭
露。不朽名篇《燕歌行》就是最好的例证。全诗以“单于猎
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的民族矛盾为导线,展开
种种复杂交错的矛盾。有战士慷慨赴难、杀敌报国与久戍不
归的矛盾:“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有丈夫
思乡、妻子断肠与久戍不得归的矛盾: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更有将军士兵苦乐不均的矛盾:/html“战士
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全篇涵盖之广,揭露之
深,为历来边塞诗所仅有。(摘自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
文学史》)
岑参的诗歌在他的同时代就受到了很高的评价。杜甫说
岑诗是“每诗堪讽诵”,而宋代大诗人陆游更盛赞岑参为
“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参边塞诗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带异域情调的新鲜事物
或奇特风光。茫茫戈壁,巍巍天山,皑皑白雪,炎炎烈日、
火云、热海和狂风飞沙,加上边疆变幻不定的气候,构成了
边塞诗奇异绚丽的特色。如《经火山》就描绘了吐鲁番盆地
中火山的奇异景象。不仅如此,诗人笔下的边塞奇寒酷暑,
狂风飞沙走石往往更反衬出边塞军戍军不畏艰险,一往无前
的勇武精神和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如“北风卷
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诗人从世间万物中撷取了“梨花”这样一个绝美的
意象来表现“胡天八月”的飞雪,显得奇特清新,富有积极
的浪漫情调,昂扬的激情,故使边地极其恶劣的环境也变得
富有诗意。
岑参的边塞诗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表现西域的风土人情,
反映胡汉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此类诗笔调瑰丽,充分表现
他的好奇性格,也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例如《热海
行送崔侍御还京》写水咸不冻的伊塞克湖,借助传闻和想
象,以奇崛的语言和夸张手法,写出了一个斑驳陆离的童话
世界,给人留下了极其鲜明的印象。这种瑰丽奇峭的景物描
写,在盛唐边塞诗中是独具一格的。
乡思边悉是边塞诗人的重要题材,而由累参戎幕、久戍
不归的岑参写来,格外深挚真切。如千古传诵,人人口碑的
名篇《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外相逢,客中送
客,仓促之中无法作书,只能凭人传语。一句“平安”,抵
得千言万语。故人的归京之疾,自己的久滞难归,思乡念亲
之悲苦,此诗都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高适的边塞诗以沉雄悲壮的风格,在盛唐诗坛广为流
传,他的诗尤以七古为胜,特别是七言歌行更具创造性,历
来被称为诗中典范。如胡应/html麟称为“音节鲜明,情致委折,
浓纤修短,得衷合度”。《燕歌行》这首诗突破了以前同题
诗作铺陈,渲染征人思妇缠绵相思之情的格局,大大开拓了
歌辞的内容。
高适的边塞诗善于取势,即使一些寻常题材,在诗人笔
下,也是有饱满的张力,显得劲气逼人。如《九月九日酬颜
少府》:“檐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