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的共通及分殊.pdfVIP

【论文】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的共通及分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的共通及分殊.pdf

第31卷 第2期 肇 庆 学 院 学 报 Vo1.31.No.2 2010年3月 JOURNALOFZHAOQING UNIVERSITY M ar.2010 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的共通及分殊 吴芯义 (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摘 要:从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产生的文化源头及其学科体系结构、内容入手,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 和 比较方法,对书法与太极拳 同源 同构、相通相近 、殊途 同归、相得益彰 的文化现象及其缘 因进行研究;论述 了 书法与太极拳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中异曲同工的作用;提出了“书家练拳,拳家习书”的主张和创编 “书法太极拳 ”的构想.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太极拳;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J292.1;G852.I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10)02-0081-05 在现代学科归属和学术分野中,中国书法与太极拳分属于艺术学和体育学两个学科,它们分别有 着各 自独立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体系,然而,在漫长的文化演进中,因其 “共同的逻辑起点”1【J,书法 和太极拳呈现出了同源 同构、异 曲同工、相得益彰的文化现象.研究这一现象的缘因,探讨其发生、发展 的规律,对于弘扬 中华 国粹,推进书法艺术和太极拳术的发展 ,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中国书法与太极拳同源同构 1.1 文化源头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字的书写法则 ,自殷商时期 甲骨文的书写开始,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 成为一 门独立的艺术 ,其文化源头要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 “五行”“八卦”思想、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学 说和魏晋时期的玄学.汉末文学家、思想家和书法家蔡邕把 “对立统一”、“道法 自然”的思想与 “一阴一 阳之谓道”的学说融会贯通,在 《九势》中提出 “夫书肇于 自然 ,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 矣.”在 《笔赋》中直接道明书法既 “书乾坤之阴阳”.这种从哲学理性的视角来审视汉字书写的文化 自觉, 启蒙了书法的理论思维 ,而以阴阳变化、和谐统一之 “道”解读、审视、评判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取向,开 启了书法与 “道”的交融合流,为汉字书写从工具性走向艺术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的书法艺术理论基 本上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书法研究与发展的走 向,也基本上是在 “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框架 内 展开的,无论是刚与柔、骨与肉、方与圆、迟与速,还是收与放、疏与密、虚与实、向与背,等等,都是阴阳 之道的表现与演绎.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的手、眼、身、步法动作与我国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有 机融合的一种 内功拳.“太极”一词源 自 《周易 ·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早期的太极拳亦称为 “长拳” 或 “十三势”.长拳系指整个套路犹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十三势则是太极拳 “抨、 捋、挤、按、探、捌、肘、靠”8种动作和 “进 、退、顾、盼、定”5种身法的总和.“抨 、捋、挤 、按、探 、捌、肘、靠”来 自于 “坎、离、震 、兑、乾、坤、艮、巽”八卦,“进、退、顾、盼、定”则源 自“金 、木 、水、火、土”五行.王宗岳 《太 极拳论》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 ,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2【1.太极 拳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是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的演绎.太极拳运动中刚柔、虚实、动静 、快慢、开 合、曲伸的解读与诠释,均源 自中国古典哲学 “阴阳对立统一”,“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收稿 日期 :2009-11-23 作者简介 :吴忠义(1957一),男,河北唐 山人 。肇庆学院教务处教授 肇庆学院学报 第 31卷 1-2 结构 内容 在漫长的文化演进 中,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形成了各 自独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但这一文一 武2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从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到结构、内容,都呈现出惊人的相同和相似.汉字书法依 笔法、字形和书写方式不同,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5种

文档评论(0)

6f4f6f4d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