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女 牲文学砑莞专题
再 读 水 生 妓
— — 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水生嫂的形象
。陈 可
摘 要: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组具有东方女性传统道德的艺术形象,她们与具有强烈反叛性格的莎菲、蘩
漪、花金子等女性形象迥然不同:温文儒雅、贤淑端庄,克己节欲,成为闺中女儿的楷模。有趣的是,这些东方淑
女或贤妻 良母皆来 自男性作家笔下。我们会发现男作家们对于女性的赞美和歌颂往往还是从男性视域单方面出发所
进行的创作,并未整合进女性自身的生命逻辑。本文就是从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对文中潜在的男权思想进行挖掘和
解构。
关键词:孙犁 女性形象 男权思想 女性意识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方淑女或贤妻 良母 皆来 自男性 可当我们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对此进行反思时,我们会发
作家笔下。我们会发现男作家们对于女性的赞美和歌颂往往 现 中国男作家对于女性的赞美和歌颂往往还是从男性视域单
还是从男性视域单方面 出发所进行的创作,并未整合进女性 方面出发所进行的创作,并未整合进女性 自身的生命逻辑。
自身的生命逻辑。本文就是从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对文中潜 女性在男性作家的文本中, “除了作为受难者而成为男性控
在的男权思想进行挖掘和解构,希望得到 个更加全面的丰 诉封建礼教,敌对阶级的道具之外,主要还成为作品中男性
满的水生嫂形象。 人物乃至男性作家视域中的男性精神对象物和男性欲望对象
孙犁是现代文学史中一个著名的作家,他创作了大量反 物,成为男性主体视域中的客体。”0使得女性在男性同情、
映冀中人民抗 日战争的小说,其代表作 荷《花淀》就被选入 悲悯、赞赏的目光中再次沦为男性中心文化中无言的他者、
高中语文教材 ,大量的教学参考对文章的人物形象、语言风 在场的缺席者 ,成为附属于男性的第二性 。正如法国女权主
格做 出了生动而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对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形 义者西蒙 ·波伏娃所说: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
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形象也因为 的。”0我们不否认 荷《花淀》的女性人物塑造有从女性 自我
被作者赋予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等品格而受到人们的肯定 生命逻辑出发挖掘女性人性美的创作,但也仍大量充斥着从
和赞美。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这种传统的人物特有的思维 男性视域出发,在把女性定为道德楷模、美的规范的同时,
模式也被老师所认可,学生所接受。 剥夺了女性合理的生命欲求 ,忽视女性 内在生命需求的圣母
录》)0的说法,便可推定礼教 “道”被推崇的地位之高。而 2001, (3)
此 “道”,即男权社会的神权、君权、父权、夫权四者合一 ③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 (第四册)[Z].广东高等教育
的统一体 。再者,女性在封建社会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客观 出版社 ,2006.
现实也是导致女性始终要处于一种依附性地位 的重要原因之 参考文献 :
一 。 因此 ,从当时的客观现实层面上来看,赵五娘的双面性 [1]孙 玫 熊贤关.解读 《琵琶记》和 《白兔记》中 “妻
形象并非只是 《琵琶记》文本 中的纯属虚构,是有其形成及 的呈现 [J].艺术百家,2004, (5).
存在的一定的必然历史社会背景,表现的是当时妇女生存环 [2]卜亚丽.厥旨渊放 归趣宜求—— 《琵琶记》复杂面貌成
境和地位背后的一种共性。 因索解 [J].艺术百家,2003, (2).
综上所述 ,我们可看出,赵五娘的形象所呈现的一种必 [3]钱 华.赵五娘形象与古代戏 曲中传统道德观再评析 [J].
然的双面性—— “天使”与 “糟糠 ”有其根植的深厚土壤。 殷都学刊,2003, (3).
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