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集》、《二妙集》与姚贾诗派的确认.pdfVIP

《众妙集》、《二妙集》与姚贾诗派的确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众妙集》、《二妙集》与姚贾诗派的确认.pdf

第43卷 第 1期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 1月 Vo1.43 No.1 JOURNAL0FZHENGZH0U UNIVERSITY Jan.2O10 《众妙集》、.《二妙集》与姚贾诗派的确认 陈 斐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贾岛、姚合诗风接近 ,生前即享盛名,并在 当时诗坛形成了一个以两人为核心的诗人群体。 姚、贾身后 ,学习、追效者依然络绎不绝。从这个意义上说,晚唐、五代是 “姚、贾时代”。但在北宋至南宋 前期 ,姚、贾声名不彰。人们提到贾岛,往往与孟郊并称 “郊岛”。 “永嘉四灵”步入诗坛时,我国已有成熟 的流派理论。有着明确流派意识的 “四灵”奉贾岛、姚合为宗,从茫茫唐诗 中将姚、贾一派筛选出来作为 师法对象。 “四灵”之一的赵师秀通过编选 《众妙集》与 《二妙集》,完成了唐诗史上姚、贾诗派的首次确 认 。 关键词 :众妙集;二妙集;姚贾诗派;赵师秀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04(2010l0l一0105—06 最早将贾岛、姚合联系在一起的是 《诗人主客图》。 先秦两汉已有类似、趋 向于流派概念的感觉、印 该图把姚、贾同列 “清奇雅正主”李益门下 (合为入室、 象。而流派理论的真正萌发,是在魏晋南北朝 “风格” 岛为升堂),表明张为已看到二人诗风的相似。后齐己 论趋于成熟之际。刘勰 《文心雕龙 ·体性》“八体”说 , 《还黄平素秀才卷》亦偶然将姚、贾对举 :“冷澹闻姚监, 标志着风格论的成熟。萧子显 《南齐书 ·文学传论》将 精奇见阆仙。”(本文所引唐诗皆出自中华书局 1999年 时代相同的作家根据风格不同划分为 “三体”,流派理 版 《全唐诗》)入宋后 ,时或有人发现姚、贾的共同点,如 论呼之欲出。钟嵘 《诗品》从风格人手辨同异、溯流别, 王桥 《野客丛书》指出二人皆有以 “鸟”对 “僧”之句。 不仅将同时期风格相近的作家归于同条或同品,而且 但 由于姚、贾在北宋及南宋前期声名不彰,加上流派理 由风格着眼溯师承、建谱系。钟氏所论虽不无诟病之 论尚未成熟 ,此时的姚、贾类 比多零碎而随意。作为 处 ,但实为流派理论之滥觞。 “江西诗派”对立面出现的 “永嘉四灵”,有着 明确的流 唐宋时期是流派理论的形成期。首先 ,文坛名家 派意识。他们奉贾岛、姚合为宗 ,从茫茫唐诗 中将姚、 辈出、流派林立。这为流派理论 的总结提供了丰富的 贾一派筛选出来作为师法对象。 “四灵”之一的赵师秀 素材。其次,崔氏 《新定诗体》、皎然 《诗式》、齐己 《风 通过编选 《众妙集》与 《二妙集》,完成 了唐诗史上姚、 骚 旨格》、司空图 《诗品》等对风格的细密研究,夯实了 贾诗派的首次确认。张宏生云:“姚贾并称 ,并作为一 流派理论的基础。再次,谱牒 、“灯录”的流行对流派谱 个诗歌流派的标志,大约始于元辛文房 《唐才子传》。” 系的梳理有一定启迪作用。最后 ,文人结盟、结社意识 [1]不太准确。 的增强促进了流派理论的探讨。 一 、 “四灵”以前 的流派理论 张为 《诗人主客图》以风格为依据,列白居易、孟云 文学流派是指文学发展过程 中,一定历史时期 内 卿等六人为 “主”,“主”下各有 “上人室”、“入室”、“升 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 堂”、“及 门”等 “客”。陈振孙评云,虽 “要 皆有未然 自觉或不 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 者”,但 “近世诗派之说殆出于此”[3](1645)。另外 ,一 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而流派理论 ,则是对流 些文学选本亦可视为流派观念的直接表达,如 《花间

文档评论(0)

胡建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