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pdf
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39卷第6期
迟铭,方兆伟,李 健,等.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111—113.
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迟铭,方兆伟,李健,樊继伟,秦德荣,徐大勇
(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花药培养不仅缩短了水稻的育种年限,也加快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速度。本文概述了水稻花药培养育
种的特点及其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抗病性转基因及其他与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
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花药培养技术在出愈率、绿苗分化率方面都不太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水稻;花药培养;影响因素;展望
中图分类号:$511.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1)06-0111-0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 因型的花粉粒再生成的植株,所以能充分表现出同源杂合体
27%,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水稻肩负着我国粮食安全、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各种配子的基因型,同时单倍体在自然加
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及农民增收和农业、环境可持 倍过程中无有性受精过程中的配子竞争,加之在培养过程中
续发展的第一重任,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 诱导基因突变的概率较大,所以花培后代的遗传变异类型较
水稻的生产状况对粮食安全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粮食 常规杂交后代可能更丰富p-。
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国际大环境下,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高 1.3选择效率高
生活水平的追求,培育超高产、品质优的水稻新品种,对育种 花药培养后代选择的群体是常规育种的1/5—1/2,而选
工作者来说是新的任务,常规育种与花药培养育种、分子标记 择的效率是常规育种的3.32倍。育种目标涉及的基因位点
的技术相结合不失为一条好途径。花药培养育种是近代育种 比较少,多数基因位点的目的基因稳定时。花药培养育种比常
学的发展,它继承和发展了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以常规杂交 规育种更有成效。花药培养育种能使各种配子类型在植株水
育种技术为基础,结合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成为多学科协同作 平较充分地显现出来,避免显性基因位隐性基因的上位性作
战、综合育种的新技术体系。花种具有缩短育种年限、扩大变 用,使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显现出来,出现纯合目的基因的慨
异范围、提高选择效率等优势,几十年来发展很快,尤其在水 率也大大高于常规育种一’。
稻育种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花药培养的特点、影响花 1.4打破不利性状的连锁关系
药培养的主要因素和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花药培养可以克服亚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中难以克服的
杂种不孕现象,能打破不利性状的连锁关系,减少选择难度。
1花药培养育种的特点
1.5利用花粉植株进行基因转移
1.1后代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 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已被用于抗稻瘟病基因的转移。
常规杂交后代分离要经5—6代才能稳定,应用花药培养 沈锦骅等在2年内即把抗性基因pi—ZT由抗性材料“Tofide
获得的单倍体植物经染色体加倍就可以获得纯合二倍体,其 No.2”转入地方品种,并育成了中花8号和中花9号2个品
遗传性能相对稳定,常规F:每组合群体数从理论上计算为 种j,如用常规方法,约需12年时间才能完成。
096个
2钿(n为基因对数)=22x6(水稻有12对染色体)=4
2花药培养影响因素
体,而花培H1只需26=64株就够了。常规的杂交后代分离
世代要在上下代间不断变异中选择,难度很大。其中,即使存 2.1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在优良变异个体,要代代准确、及时入选的概率也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pdf
- 养殖排放农药和抗生素在红树林区中残留的初步研究.pdf
- 纳米药物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pdf
- 色酮及硫色酮类抗真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pdf
- 奶牛乳房炎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N2的耐药性分析及其基因特征.pdf
- 胰管支架和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胆总管取石术后胰腺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pdf
- ABC转运蛋白ABCG2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pdf
- 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的临床选用.pdf
- 中药对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pdf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结核病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pdf
- 清开灵中药制剂辅助头孢类药物治疗老年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pdf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pdf
- 精神药物所致色素沉着108例文献分析.pdf
- 采收前喷钙对切花芍药茎杆品质的影响.pdf
- 基于地黄研发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地黄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pdf
- 黄芩与五味子配伍对黄芩苷、五味子酯甲代谢动力学的影响.pdf
- 抗新城疫病毒中药组方的筛选及其抗病毒作用.pdf
- 缺血和药物预处理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部分机制.pdf
- 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深部痰液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pdf
- 2007-2010年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