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中历史讲练通:课时提升训练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docVIP

2014版高中历史讲练通:课时提升训练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版高中历史讲练通:课时提升训练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2).doc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 【基础达标】 1.(2013·济宁高一检测)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2.(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 (  ) A.战国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3.(2013·南通高一检测)右图所示的工具,“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 (  ) A.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 B.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 C.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 D.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来源:学科网ZXXK]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彩瓷 5.(2013·无锡高一检测)《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  )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中唐诗人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对诗中所述社会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 A.官方保护手工业技术的沿袭 B.政府禁止男方到女方家落户 C.手工技术传男不传女陋习的形成 D.唐朝由盛转衰 2.(2013·广州模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来源:学科网ZXXK] A.中央集权 B.盐铁官营 C.“贱商令” D.“海禁”政策 4.(2013·锦州高一检测)“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正逐渐取代麻 5.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灌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时期 D.北宋 6.(2013·成都高一检测)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非选择题(共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偁(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元史》 材料二 明代名隶官籍的民匠中,班匠(定期到官府服役者)百二十三万,约占工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其余为坐匠……1485年,工部奏准,轮班匠可以以银代役,后又规定一律以银代役。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入清以后)“原匠子孙逃故无遗”,止存户籍。1645年,顺治帝“免直省(直隶)京班匠,并除其匠籍”……康熙以后,最后废除了匠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业管理制度的特点。分 (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分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进步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分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解析】选C。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田庄的生产活动涵盖了人们的吃、穿、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田庄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C。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该工具以水为动力“揙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工具属于一种水力冶金工具,有利于冶金业的发展。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由材料“杜甫”“白碗胜霜雪”可知“赞叹的瓷器”指的是白瓷。 5.【解析】选B。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产品用于皇室、贵族消费,不在市场上流通。 我国古代制瓷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宋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