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201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 (新版)鲁教版.ppt
* 阶段复习课 第一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 【答案速填】一、①没有新物质生成 ②外形 ③状态 ④有新物质生成 ⑤新物质 ⑥新物质 二、实验基本操作 【答案速填】二、①镊子 ②横放 ③试管口 ④药匙或纸槽 ⑤横放 ⑥试管底部 ⑦正上方 主题一 物质的变化 【主题训练1】(2013·莱芜中考)2013年6月上旬,中国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将会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变化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因为水受热汽化、隔热材料脱落和整流罩脱落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物理变化;火箭点火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主题训练2】(2013·绥化中考改编)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石灰石上滴加稀盐酸后可产生二氧化碳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呈蓝色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D.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掌握能力。向石灰石上滴加稀盐酸后可产生气体,只有经过实验验证后才能知此气体是二氧化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蜡烛燃烧发光、放热,我们不可能直接看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故正确答案为C。 【关键点拨】 化学现象与化学变化 1.化学现象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化学现象一定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但并非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有化学现象产生。 2.化学现象描述的误区。 化学现象是我们能感触到的直接现象,描述时不能将产物的名称、结构等归为现象,如上题中向石灰石上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体或气泡生成,绝不可以描述为有二氧化碳生成。 【真题体验】 1.(2013·青岛中考)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编成铁网 B.冰块制成冰雕 C.石油制成布料 D.木板制成桌椅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物质变化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物理变化指的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指的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A选项中铁丝编成铁网只是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中冰块制成冰雕也是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中石油制成布料,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中木板制成桌椅只是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2.(2013·凉山中考)雅安“4·20”地震造成了下列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山体滑坡造成道路中断 B.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 C.房屋倒塌砸坏锅、碗、瓢、盆 D.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 【解析】选D。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物理变化;粮食生霉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3.(2013·威海中考)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不会转化 B.物质用肉眼都能看的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用肉眼都是看不见的 C.物质是可变的,但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认识。物质在自然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不正确;有些物质比如氧气、氢气等气体肉眼也是看不见的,B不正确;物质处于静止状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却在不断运动,并且也是可以发生改变的,C不正确。 4.(2013·资阳中考改编)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燃烧 葡萄酒化 B.酒精挥发 米饭煮糊 C.水果腐烂 蔗糖溶解 D.玻璃破碎 鲜肉冷冻 【解析】选B。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葡萄酒化、米饭煮糊、水果腐烂的过程中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蔗糖溶解、玻璃破碎、鲜肉冷冻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的为B。 【知识拓展】食物的腐败变质 (1)原因: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降低或失去了其营养价值的过程。 (2)主要因素。 ①微生物:食品在微生物或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产生有害物质的过程。 ②酶:动物性食物中存在多种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的营养素被分裂成多种低级产物。 ③氧:食物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后食物的营养价值丧失。 注意:无论哪种因素造成的食物的腐败变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中考物理总复习 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整理.doc
- 2015中考物理系列训练 声学(无答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1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 配方法(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 配方法(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2.2 公式法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2.3 因式分解法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数学上册 2.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