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监测成果及分析.pdf
· 18·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10年第2期
赣榆县横 山生态修复试验 区监测成果及分析
李德勤,高之栋
(赣榆县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江苏赣榆222100)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分析;赣榆县;苏北丘陵山地
[摘 要]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度逐年提高,植物群落呈现
多样性、稳定性发展趋势;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941(2OlO)o2—0018—0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注重依靠大自然的 自我修复能 洋气候过渡区。年均气温 13.1℃,最低气温 一15.4℃,最高气
力 ,在加强预防保护和开展人工辅助治理的条件下,在较短的 温37.7℃,≥10℃活动积温为4874℃;平均风速2.9m/s,最
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初步治理,使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恢 大风速24.0m/s;年平均降水量904.7mm,但时空分布不均,其
复,最终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加快水土 中6--9月份降雨量 占全年的70%以上,年均蒸发量 1550.4
流失区的治理步伐 ,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客观评价 rnlTl;年均 日照时数2679h,无霜期233d。区内沟谷较多,地形
试验区生态修复的效果,我站对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试验区进 复杂,地块破碎,土壤为花岗片麻岩风化发育的沙壤土,较瘠
行了跟踪监测 ,旨在为苏北、鲁南丘陵山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参 薄,土层厚度一般20—30cm。植被为北温带常绿针叶残次林
考。 和阔叶林,主要有松科的黑松、赤松 ,壳斗科的麻栎 、板栗,蝶形
花科的胡枝子、刺槐,楝科的苦楝,漆树科的黄连茶,蔷薇科的
1 试验 区概况
豆梨,小檗科的大叶小檗,鼠李科的酸枣,苦木科的臭椿等。乔
该项 目属于江苏省水利厅在苏北丘陵山区的 “水土保持生 木以人工林为主,现存极少且分散。草本 以青蒿、狗牙根、鬼针
态修复工程”的试点项 目,自2005年起开始实施,于2007年结 草为代表群落。
束。试验区总面积4.16km ,其中封禁辅植幼林256hm ,发展
2 监测 内容与方法
杂果经济林87hm ,退耕还草补植造林73hm ,为给补植造林
提供水源,在封禁区内修建塘坝2座。对本项 目的监测始于 根据生态修复区地貌、植被类型及人工补植的幼林情况,
2005年,止于2007年。 分设固定监测小区,其中:乔木样方4个,面积20m×20m;人
生态修复试验区位于江苏北部赣榆县西北部,属低山丘 工幼林样方8个,面积 10m×10m;草本样方8个 ,面积 1m×
陵,面积2.56km ,海拔 194m,属北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与海 lm;对应设置对比样方。用常规方法监测记录植被类型、恢复
合水土保持监测巡查 ,针对项 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不 局[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3):42-45.
足,提出完善意见 ,有助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 [2]许晓鸿 ,常晓东,刘艳军 ,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案、优化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并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隐患。 方法探讨 [J].水土保持研究 ,2007,14(3):57—58.
这与 《意见》第一条提出的监测 目的是一致的。 [3]张琳 ,赵辉.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流失监测问题的探讨 [J].
(5)关于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本文提出除监测各分区平均 湖南水利水电,2001(5):35—36.
水土流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宽带集群解决方案-无线政务网(TD-LTE专网).pptx VIP
- 首届改善之旅参观手册.docx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下半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技能》黑钻押题4.docx VIP
- 5G+VR虚拟实训平台解决方案.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家安全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docx VIP
- 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实践.docx VIP
- 2025年染发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热电阻教学课件.ppt VIP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