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pdf

第20卷 第 1期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1.20 No.1 2010年 1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 Jan.2010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李育卫 ,牛励强 (1.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云南 楚雄 675000;2.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借词涉及政治、经济、科技、语言、哲学等诸多领域。在对英、汉语之 间的借词进行跨文 化比较研究后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时存在词 12空缺,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科学技术及其发 展水平等因素导致了英、汉借用领域 中存在较大差异。英汉互借方式的探讨,对英语词;12教学、跨文化交际、英汉 词汇研究和掌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借词;分布领域 ;形成特点;拼写规则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0)01—0052—03 借词 (1oanwords或borrowedwords),也称外来 (3)音乐、戏 曲、娱乐:erhu(二胡),pipa(琵 词,是指一个民族的语言吸收或借用另一个民族的 琶),suonahorn(唢呐)等; 语言中的某些词汇的语言现象…。从古至今,不同 (4)宗教、哲学、语言:Taoism (道教),Confu—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 cianism (儒家思想),putonghua(普通话)等; 服、政治交往都必然导致不同语言的接触。有了语 (5)食物、饮料、果品:jiaozi(饺子),tofu/doufu 言接触,语言间的词汇借用就不可避免。当一个民 (豆腐),Maotai(茅台),Lungchingtea(龙井茶) 族的词汇系统中没有合适的词来表示另一个民族的 等; 语言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等的时候,往往采 (6)中医用语、书名和报刊名:yin(阴),yang 用吸收外来词的方法来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以增强 (阳),ginseng(人参),RenminRibao(人 民13报) 其表达能力[2]24。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其发展的 等; 历史长河中也毫不例外。如今,随着世界政治、经济 (7)服饰和衣料:qipao/chi—pao/cheongsam (旗 和文化的 “全球化”趋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政 袍),SunYatSensuit(中山装)等; 治、经济、贸易、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旅游观光等方 (8)气候、节气:Duanwu/DragonBoatFestival 面的交往 日益密切,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英汉两种语 (端午节),Mid—AutumnFestival(中秋节),theSpring 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造成英汉语相互间借词 Festival(春节)等; 日益频繁和递增。因而,研究这一课题具有相当的 (9)历史朝代和文 明古迹:Hsia/Shiah/Xia 实用价值。 (Dynasty)(夏),Shang(商),Chou/Jou/Zhou(周), 1 英、汉借词的跨文化分布领域 ChienChingKung(乾清宫),ShenWuMen(神武 1.1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门)等;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分布领域很广,但是大都反 (10)文化、风俗、政治、经济:fengshui(风水), 映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文档评论(0)

小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