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彝: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先行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德彝: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先行者.pdf

唐诗明 张德彝:向西方文1.匕誉习帕先fj者 张德彝 (1847—1918),本名张德明,字在初 , 首次向中国同胞介绍蒸汽机 、升降机、缝纫机、收割 清代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 ,自幼读私塾, “性聪 机、管道煤气、标点符号,乃至巧克力……晚清中国 颖……年未弱冠,慷慨有四方之志”。他于l5岁时考 人对西方的认识多来 自他的记述。他的许多发现是中 入当时仅有l0名学员的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北京 国人第一次对西方的细致观察所得。这使他成为他所 同文馆。张德彝于同治五年 (1866年 )毕业,适清廷 在的那个时代中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张德彝具有许 为了解 “夷人情形”,组团赴欧洲游历,得以随团游 多 第“一个”的记录: 历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瑞典、 第一个记录西餐的中国人 。西餐在鸦片战争前 芬兰、俄国、普鲁士等十个国家,饱览世界风情,大 后即已进入中国,而西餐在中国北方出现则晚得多。 开眼界。同治七年,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张德彝任 咸丰十一年 (1861年),天津租界出现了一家经营餐 通事 (翻译 ),遂环游欧美各国。同治九年,崇厚因 饮 、旅馆和货栈的 “利顺德”,其创始人为英国牧师 天津教案一事专程赴法道歉,他随专使任随员,目睹 殷森。五年后,张德彝随同使团出访,坐英国轮船由 巴黎公社起义的伟大壮举。光绪二年 (1876年),他 天津去上海 ,才第一次享用西餐。船上的伙食是 “每 出任中国驻英使馆译官,光绪十三年任秘书;曾一度 13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 回国,任光绪皇帝的英语教师。光绪二十二年,他任 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 出使英、意、比大臣罗丰禄的参赞,赴英、比、意三 菜肉汤、甜苦洋酒”, “更有牛油.、脊髓、黄薯、白 国;光绪二十七年,以记名道赏三品卿衔任出使英、 饭等物”:后来换了法国远洋轮,饮食更加丰盛。即 意、比大臣;光绪三十一年任满回国。 使吃西餐用的餐具和调料,张德彝在 日记中也有详细 张德彝8次出国,在国外度过了27个春秋。他能 记载: “每人小刀一把、大小匙一 、叉一、盘一、白 诗善画,擅吹箫弄笛,且工书法。张德彝每到一国, 布一、玻璃酒杯三个”,写调料瓶则日 “五味架” 都喜欢记录当地风景 、名物 、风俗 习惯 ,归来即以 分“装油、醋、清酱、椒面、卤虾”。对异域文明的 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从光绪二年起 ,他陆续 认识,最直接的是来自对生活方式的观察。张德彝细 编成 《航海述奇》、 《再述奇》、 《三述奇》、 《欧 致地记载西餐,说明他对 中西文化差别的认识是很具 美环游记》等八册,共二百多万字 (其中 《七述奇》 体而直接的。中餐的制作讲究的是经验 ,油盐酱醋的 未完成)。 《航海述奇》和 《四述奇》曾有人传抄印 使用、火候的把握,完全靠的是感觉。西餐的制作讲 行,其余均未公开发表。张德彝去世后,他的后人于 究精致准确,是更加量化的一种方法。这些区别,大 1951年将手稿送交人民政府,存放在北京图书馆柏林 约令初次接触西餐的中国有识之士震惊吧! 寺书库内。上世纪80年代后,张德彝的这些 述“奇” 第一个记载西方标点符号的中国人。同治七年 书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陆 (1868年 )二月,张德彝随同美国公使蒲安臣带领 续出版。 的 “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在 《再述奇》中,他介 可能因为没有被赋予中外交涉的重任,因此张德 绍了西洋标点: “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 彝对西方的观察视角非常生活化。他首译 “电报”、 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 ,则记 。‘’;意未足 ,则记 “自行车”、 “螺丝”等词,至今仍被国人沿用。他 ‘, ’ ;意虽不足,而义与上旬黏合,则记 ;‘’; 飙 ._ 期 意义以及它在人类阶级斗争历史中的重大价值 ;但 是,这种不同于中国农民起义的 “叛乱”,对他的思

文档评论(0)

itxtu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