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得珠,惠泽后人——评《浙江戏剧史》.pdfVIP

探骊得珠,惠泽后人——评《浙江戏剧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骊得珠,惠泽后人——评《浙江戏剧史》.pdf

第 25卷第 1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N0.1VoI_25 (2OlO) JOURNAIOFNEIJIANG NORMAlUNIVERSITY {2010) 探骊得珠 ,惠泽后人 评 《浙江戏剧史》 万 晴 川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6) 聂付生教授煌煌 50万言的 《浙江戏剧史 》近 日 代表作家和作品,而且对那些二 、三流 ,甚至末流的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 ,该书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 作家也给予了关照 ,尤其是那些 以前没有给予公正 程课题成果。浙江是 中国戏剧发展的摇 篮,学界 曾 评价的作家和作品,论者倾注了较多的笔墨 ,如崔时 有 “中国戏剧半部在浙江”的说法,然而 ,从地域文化 佩的 《南西厢记》、夏纶 的 《新 曲六种 》、茅维 的杂剧 的角度研究浙江戏剧发展史 ,目前还较为薄弱,《浙 等。这样 ,点面结合 ,既突出重点,也顾及一般 ,比较 江戏剧史 》的出版 ,无疑填补了这项空 白。 全面地反映了浙江戏剧发展的实绩 。 笔者认为 ,《浙江戏剧史 》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一 第二 ,评价公允 、客观 ,实事求是 ,不拔高 ,不贬 些特点 : 低 ,还历史的本来面 目。浙江戏剧史上有很 多一流 第一 ,基本建构起浙江戏剧发展史的理论框架。 作家,如高明、徐渭、高濂、孟称舜 、李渔、洪升等 。对 首先,作者将浙江戏剧 的发展置于浙江历史、地理、 这些作家,作者不虚美 、不隐恶 ,肯定其成就,也指出 文化 、经济、民俗 、宗教等大背景下予以审视 ,描述外 其不足 ,特别对那些有着重要文化史价值、艺术成就 部环境对于浙江戏剧萌芽 、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 又不高的作品一律都予以详细剖析。如李渔,是中 将浙江戏剧的发展史分为萌芽期、发展期、风行期 、 国戏剧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 ,作者认为,不管是 高潮期和转型期 ,不再是按照社会形态对文学做简 从创作理念、人物形象设计到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 单的分期 ,而是抓住浙江戏剧的发展 内部规律 。如 择 ,李渔都严格地遵循 戏剧 的发展 规律而创作 ,即 南戏题材、主题的演变一直持续到明成化年间,甚至 “以娱乐本位为理论基石 ,以观众的取舍为创作 的出 更后一段时间,如果我们把南戏的发展期断在 自南 发点”,所以,他的作 品在喜剧性 营造和通俗化等方 北宋之交至明初 ,南戏的发展线索就非常清晰,容易 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但是,物极必反,“他在建构 自 梳理,因为明初 的南戏不管是主题还是体制上都还 己精心营造的娱乐天地时,也在消费着人们赖 以作 是元末南戏的延续 ,只有到嘉靖 时才发生较大的变 为精神支柱的崇高和对生活保持 的那 份严肃和敬 化 ,如选择 以风情剧为主的题材 ,追求 曲折离奇的情 畏 ;观众在获得笑声的同时,也收获了李渔种下的浅 节等,传奇化色彩 日渐浓厚 。浙江戏剧的完全衰落 薄和庸俗”。而对那些没有引起重视的作家作品,作 应在乾隆之后 ,从此地方戏兴起 ,所 以,这种转型期 者尽量挖掘其美学价值或文化意义。如夏纶的 《新 应断在嘉庆至 旧中国结束为合理,而不是整个清代 曲六种》,都是宣扬忠、孝、节 、义的作品,其中渗透 了 作为一个整体。诸如此类 ,都 旨在彰显浙江戏剧的 浓郁的说教气息 ,但 由于作者高超的叙事技艺和驾 内在发展规律,而不是简单附会 中国的社会形态 ,尽

文档评论(0)

itxtu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