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训练内容体系改革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7 卷 第4 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 7  No 4  2008 年 10 月 Journal of Beijing J iaotong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 . 2008 高校工程训练内容体系改革初探 宋  志  坤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 摘  要 :工科院校现有工程训练内容体系存在着受益面较窄、内容单薄等问题 ,必须进行改革 。本文构建了新 的工程训练内容体系框架 ,包括工程认识训练 、工程基础训练 、综合制造训练及创新 。在新的内容体系框架之 下开展工程训练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观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前期运行 实践表明 ,新构建的工程训练内容体系方案合理 ,效果良好 。 关键词 :工程训练 ; 内容体系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 G642 .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8) 040 10004 A Revie w on the Ref orm in Content System of University Engineering Training SON G Zhikun (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Control Engineering ,Beijing J iaoto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44 ,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 roblems wit h t he current content system of engineering t raining , such as narrow benefit coverage and inadequate content . Therefore , it s reform is a must . This article p resent s a framework of t he cont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engineering cognition t raining , engi neering basic t raining , and comp rehensive manufact uring t raining and innovation t raining . Wit hin t he new framework we can better cultivate st udent s ’broad engineering awareness , and greatly imp rove t heir ability of p ractice and innovation . Previous p ractice show s t hat t he p ropo sed st ruc t ure is app rop riate and effective . Key words :engineering t raining ;content system ;engineering qualit y ;innovation ability   在 2 1 世纪“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今天 ,如 实现了互动 ,符合知识积累的法则 ,就能够培养出 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质量人才是 真正具备大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的

文档评论(0)

优质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