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与其成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与其成本 摘要:本文叙述了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所在,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与成本的特殊性,得出了“以人为本”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予以重视。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流失;储备;质优价优;吸引性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alyze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cost, obtaining that “people oriented” is not just a “slogan”, but on the action.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flow; loss; reserve; high quality with competitive price; attractio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战略高度上的管理,其重要性,故而是不言而喻的。 对施工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于:一是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要求不仅在量的方面,而且在质的方面,与企业的资质有着强制的、规定性的要求;二是企业的资质与其承揽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专业有着强制的、规定性的要求;三是工程项目的规模、性质、专业与投入的人力资源在质与量方面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性要求;四是从企业与企业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看,也要求我们对人力资源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是以市场调节的。故而,人力资源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劳动合同集体协商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要求,行政性的、单方面的要求劳动者如何如何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形式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企业 “以人为本”的战略,必须体现出其对人才的吸引性,以此留住人才,揽入人才,储备人才,避免人才的流失,方不会出现“失去才知珍惜”、“亡羊方知补牢”,甚至“亡羊”还不知“补牢”之惨状。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其取得需要企业付出适当的成本。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愿以较小的投入,取得高层次的人才;而从劳动者方面来看,劳动者希望取得不低于市场价值的丰厚的劳动报酬。这就要求企业不能闭门造车、脱离市场,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力资源(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技术人才)进行不合理的定价其劳动报酬,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造成人才的流失(哪怕是自己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旦用人时便“捉襟见肘”恨无人,更别说什么储备人才了。 人力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也是有品质的。在这里,我说“质优价廉”适用于其他资源,但千万不要拿“质优价廉”用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是要“质优价亦优”,这才能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性,才能招才纳士、集能聚贤。否则,高端人才及技能人才流失势在必然。 就拿现在炙手可热的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来说,其企业拥有量多少,甚至可以成为好多企业发展之瓶颈,然而我们的企业对建造师人才的培养举措有否、激励有否、投入成本之财力支持有否?这些举措、激励、投入比之市场其他企业是否得力,是否更具魅力?若不然,怎么报名考试者芸芸,通过者却了了?若不然,考试通过者若干,注册到自己企业的却几无?若不然,怎么自己的建造师从业多年,却流失到了其他企业?由此可见一斑,“以人为本”,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予以重视。 因此施工企业在严峻的建筑市场上,不仅仅要开拓建筑市场,而且更要在当前极具流动性的人才市场上开拓人力资源市场。从一定意义上讲,人力资源的拥有是具有独占性的,是不共享的。“人才其本位性”,对决胜建筑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将“以人为本”付诸行动,就不要固不自封、夜郎自大、止步不前,要具备高瞻远瞩和市场一盘棋的豁达的思想观念,才能统揽大局,盘活已有人力资源、开发自有人力资源,开拓外部人力资源,真正的实现从根源上占领人才市场,进而占领建筑市场。我认为,这才是大智慧。 我们不妨作一下对比。大家知道,企业培养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费用。然而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旦流失为他人所用,其一反、一正,相形见绌,此一损失为双倍损失,况且人才为对方所有,必利于对方占领建筑市场,此乃更大之损失。反过来,再看一下若本企业人才政策较好,猎得人力资源市场上高层次人才,一是省去了培养人才耽搁的时间与费用,二是仅靠“拿来主义”这一人才政策的利好,将高层次的人才为已所用,使企业取得更加雄厚的竞争力,从而拥有强于其他企业的占领建筑市场的能力,在建筑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创造企业更大的价值,何乐而不为? 再

文档评论(0)

77163525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