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报告之三: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及其典型植物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分析.docVIP

科考报告之三: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及其典型植物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考报告之三: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及其典型植物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分析.doc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群落科学考察”项目 科考报告之三: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群落及其典型植物群落 的特征与现状分析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2009.9.25 目 录 1乌兰布和沙漠的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2 1.1植被类型 3 1.2 植被特征 9 2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群落特征与现状分析 10 2.1 天然梭梭群落分布特征 11 2.2 天然梭梭群落特征 12 2.3 天然梭梭群落受胁迫原因分析 15 3乌兰布和沙漠沙冬青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分析 17 3.1 沙冬青群落的分布与生境 17 3.2 沙冬青群落特征 18 3.3 沙冬青群落现状分析 21 3.4 沙冬青受胁迫原因初步分析 23 4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分析 24 4.1 白刺群落的分布与生境 24 4.2 白刺群落的类型与结构特征 24 4.3 白刺群落的现状分析 26 4.4 白刺群落受胁迫原因初步分析 28 5乌兰布和沙漠盐爪爪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分析 28 5.1 盐爪爪群落的分布与生境 28 5.2 盐爪爪群落特征 29 5.3 盐爪爪群落的现状分析 31 5.4 盐爪爪受胁迫原因初步分析 31 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群落科学考察”项目资助下,2009年8月23日-9月9日,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对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群落及植被进行了为期18天的初次科学考察(项目计划进行2~3次考察)。以天然梭梭群落分布区为核心,科考队按照预先设置的三横多纵线路进行了考察,三横线路包括:第一条由沙漠西部的吉兰泰到沙漠东部乌斯太,第二条由沙漠东部的巴彦木仁到沙漠西部的吉兰泰,第三条由沙漠西部的敖伦布拉格到沙漠东部的磴口,总行程近2000公里(图1)。 图1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群落科学考察路线图 本次科考以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群落及典型植被(沙冬青、白刺和盐爪爪)为重点考察对象,共调查74个植被群落样地,54个土壤剖面,采集100多份植物标本;收集了影响区域植被分布及生存状况的自然、人为因素等大量信息资料。 野外考察完成后,于9月10日-9月25日进行土壤样品处理,土壤水分测定,植物标本整理并鉴定以及调查资料数字化并分析整理,并撰写了乌兰布和沙漠梭梭群落及其典型植物群落的特征与现状初步分析报告,剖析了乌兰布和沙漠的植被类型及其特征,天然梭梭群落、沙冬青、白刺、盐爪爪等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生存现状及其与地下水、放牧、樵采等因素的关系。 1乌兰布和沙漠的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乌兰布和沙漠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于河套平原的西南部,介于黄河、狼山、巴音乌拉山和贺兰山之间,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属于由荒漠化草原向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带,气候条件、植被、土壤特征既具有荒漠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草原区的一些特征。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阿拉善—狼山旋扭构造的内旋沉降带上,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水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后因气候逐渐变干,植被破坏,在强烈风蚀作用下,造成流沙四起,引起沙漠形成,主要地貌类型有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垄状沙丘、格状沙丘、灌丛沙堆、风蚀洼地、平坦地和内陆小海子组成。 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种类较为贫乏,初步调查统计,有292种,10变种,分属于157个属50个科。优势科有藜科、柽柳科、蒺藜科、蓼科、菊科、禾本科等。乌兰布和沙漠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和灰漠土,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草原和荒漠的过渡性特征;与气候和土壤条件相适应,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两种植被类型以复合形式存在。棕钙土的草原成土过程明显,灰漠土则以荒漠成土过程更显著。但仍有草原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使植被形成复杂多样的类型。该沙漠全境非地带性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湖盆、洼地则为不同程度的盐化土,是沙生、盐生植物生长的天然场所。沙丘间较广阔的低平地为粘壤质土壤,颜色灰白,当地称白疆土,是该沙漠沙丘间的主要土壤类型,质地粘重、坚实,表层具有裂纹。通常仅生长有少数的沙冬青等。 恶劣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乌兰布和沙漠的特有植被。复杂的植物生态型在不同的地段上形成多样的荒漠植被类型,根据建群种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相似性,将乌兰布和沙漠自然植被划分为三大类型:沙质荒漠植被、草甸和湿生植被,其中以沙质荒漠为主要类型。类型内的分类,采用的基本单位为植物群丛,即具有相同的层片结构,相同优势种的群落的联合,属于同一群丛的植物群丛应具有共同的正常种类、相同的结构、相同的生态特征和相似的生境条件。 1.1植被类型 乌兰布和沙漠的植被主要有沙质荒漠植被、草甸和湿生植被三个类型,沙质荒漠是其主要的植被类型。 1.1.1 沙质荒漠植被 沙米群丛 沙米为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地的侵入植物种,可见于乌兰布和沙漠各种类型流动、半流动沙地上,作为流动沙地的先锋植物,既可形成单种群群聚,也可和其它植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