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分析化学第五章配位滴定法.ppt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5.1 概述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 物及其稳定性 §5.3 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 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5.4 滴定曲线 §5.5 金属指示剂及其他指示终 点的方法 §5.6 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5.7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5.1 概述 氨羧配位剂 胺羧试剂的特点: (动画)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 物及其稳定性 2.EDTA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5.2.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表5-1 EDTA与一些常见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溶液离子强度 I = 0.1 mol·L-1,温度 293 K ) 稳定常数具有以下规律: §5.3 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 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5.3.2 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αY(H) 表5-2 不同pH时的 lgαY(H) 讨论: 5.3.3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及其副反应系数αM 5.3.4 条件稳定常数 5.3.5 配位滴定中适宜pH条件的控制 溶液pH对滴定的影响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最小pH的计算: 酸效应曲线(林旁曲线) 例: §5.4 滴定曲线 条件稳定常数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溶液pH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5.5 金属指示剂及其他指示 终点的方法 金属指示剂变色过程: 注意金属指示剂适用 pH 范围: 5.5.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指示剂封闭与指示剂僵化: 5.5.3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2. 钙指示剂 3. PAN指示剂 表5-3 常见的金属指示剂 5.5.4 其他指示终点的方法 2. 电位滴定法 §5.6 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的条件 例: 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的判别步骤: 5.6.2 用掩蔽(masking)和解蔽(demasking) 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 2. 氧化还原掩蔽法 4. 解蔽方法 5.6.3 预先分离 5.6.4 用其他配位剂滴定 §5.7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EDTA 直接法配制0.1~0.05M,最好储存在硬质塑料瓶中 常用基准物:ZnO或Zn粒,以HCl溶解 指示剂: EBT pH 7.0~10.0 氨性缓冲溶液 酒红——纯蓝 XO pH6.0 醋酸缓冲溶液 紫红——亮黄色 下列情况下,不宜采用直接滴定法: 5.7.2 返滴定 5.7.3 置换滴定 2. 置换出EDTA 5.7.4 间接滴定 思 考 题 1 思 考 题 2 思 考 题 3 思 考 题 4 1. 铬黑T : 黑色粉末,有金属光泽,适宜pH范围 9~10 滴定 Zn2+、Mg2+、Cd2+、Pb2+ 时常用。单独滴定Ca2+时,变色不敏锐,常用于滴定钙、镁合量。 使用时应注意: (1) 其水溶液易发生聚合,需加三乙醇胺防止; (2) 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 加还原剂(抗坏血酸); (3) 不宜长期保存。 pH = 7 时,紫色; pH = 12~13时:蓝色; pH = 12~14时,与钙离子配合呈酒红色。 稀土分析中常用,水溶性差, 易发生指示剂僵化。 Cu-PAN指示剂 CuY 与少量PAN的混合溶液。 加到含有被测金属离子M的试液中时,发生置换反应: CuY + PAN + M → MY + Cu—PAN 滴定终点时:Cu—PAN + Y → CuY + PAN 1. 光度滴定法 利用滴定过程溶液颜色变化,测量所引起的吸光度变化。 详见第九章吸光光度法。 根据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详见第八章电位分析法。 5.6.1 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进行分别滴定 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M和N, 当 KMY>KNY,且αY (N) αY (M) 时: ΔlgK 越大,被测离子浓度cM越大,干扰离子浓度cN越小,则在N存在下准确滴定M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有干扰离子存在时的配位滴定,一般允许有≤±0.5%的相对误差,当用指示剂检测终点ΔpM≈0.3, lg cMKMY’ = 5 当: cM = cN 则判断能否利用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的条件: ΔlgK ≥ 5 当溶液中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ppt
- 达风21TD 31TD车铣复合数控系统用户手册4.pdf
- 《兰亭集序》(原文带拼音+全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pdf VIP
- 2025年“T8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评析及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中考道德与法治7-9年级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 备考资料中考生物复习提纲:认识生物.docx
- 哈弗-哈弗H8-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8-2017款 2.0T 8AT 四驱 悦享型-CC6480TM62-哈弗H8-使用说明书-红标-中文-18-17.05-01Z1.pdf
- 铜仁市第十二中学2021年中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VIP
- 场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多样的天气》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