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閱讀教學研究第二講 李金鴦老師2006.7.12 貳、教學活動 (一)引起動機 :藉由國文課”煲湯”一文之內容帶 出”大腦與記憶”的議題 按照現今的標準,這鍋濃湯正是表皮血污的總合,而且充滿了雞皮的黃油,豬肉的肥油以及膽固醇.然而至今他的香味仍然讓我的記憶著迷,即使接下來,我正要煲一鍋鮑魚烏雞饗螺湯,但水氣與肉湯之香,卻讓我想起鄉下的廚房,以及大灶旁邊母親的形象. 動物試驗的醒思 我不要提早變老!!! 增強記憶的好方法?補充講義 文獻探討 八0年代初期,閱讀教學論獨立階段: 一、張定遠編著的《閱讀教學論集》 二、李保初著《閱讀教學淺論》,為當代第一本「閱讀教學論」命名的專著。 八0年代中期,閱讀教學論成長階段: 代表作是劉守立的《閱讀教學論》。 九0年代初期,閱讀教育學誕生: 代表作是王松泉的《閱讀教育學》。 九0年代至今:研究更為深入而廣泛,閱讀教學從國語文教學中分化出來,獨立發展。 錢夢龍《導讀的藝術》、蔣成瑀《語文課文讀解論與方法》、韋志成《現代閱讀教學論》等 台灣地區國文教學的研究 黃錦鋐《國文教學法》、陳品卿《國文教材教法》、李金城《中學國文教學藝術》、蔡崇名《中學國文教學析論》、王明通《中學國文教學法研究》、王更生《國文教學新論》等。 有關閱讀理論的學位論文 曾陳密桃《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9年 。 郭靜姿《閱讀理解訓練方案對增進高中生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 。 羅文彥《國中學生國文閱讀學習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 。 劉雅筑《國中學生批判思考、創造思考、閱讀理解策略與閱讀理解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與閱讀教學相關的論文 陳玉芳,《夏丏尊、葉聖陶讀寫理論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 張秀寧《朱自清國文教學指導理論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國研所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1年 。 蘇耀陽《朗讀的技巧與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所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 。 王詠晴,《高中國文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 。 梁滿修,《現代文學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3年 。 塗絲佳,《少年小說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 。 黃思齊,《國中國文創新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民國94年 。 9-閱讀,是什麼? (一) 看資料 洞悉別人的心思 對視覺圖像及物體的理解 從書面視覺訊息中抽取意義的能力(Ranyner Pollatsek1989) 人類從書寫文字中獲取語言訊息並據以建構意義的歷程及行為( Vacca2000 Gove ) 幼兒的翻書指認符號 摘自王瓊珠《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 閱讀,是什麼? (二) Rayner Pollatsek (1989) 閱讀「從書面視覺訊息中抽取意義的能力」。 Vacca, Vacca, Gove (2000) 「閱讀是人類從書寫文字中獲取語言訊息,並據以建構意義的歷程及行為。」 狹義的閱讀所指的媒材是「書面文字」,並不包括他人的心思或純視覺圖像、物體,而且它不只是「看」文字符號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字的意義才算閱讀。 「閱讀」的意義隨社會結構改變 Yahoo奇摩TVBS於94年11月5日至7日期間進行一項網路 民調,名為「除了教科書、雜誌及漫畫,請問您個人 大約多久看一本書?」總票數9167 票,分為七個項目: 一個星期一本以上(26%) 兩個星期一本(18%) 一個月一本(19%) 兩三個月一本(13%) 半年一本(7%) 一年一本(4%) 一年不到一本(13%) 閱讀 讓腦袋變靈光 閱讀,以諸多面相呈顯在人類生活中- 「天文學家閱讀一張不復存在的星星圖;……動物學家閱讀森林中動物的臭跡;……舞者閱讀編舞者的記號法,而觀眾則閱讀舞者在舞台上的動作;雙親閱讀嬰兒的表情,以察覺喜悅或驚駭或好奇的訊息……。」 「我們每個人都在閱讀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與所處。我們閱讀以求了解或是開竅。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 (Alberto Manguel 《閱讀地圖》) 閱讀的定義 閱讀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