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汉代医简》治痹“四方”的临床运用.pdfVIP

《武威汉代医简》治痹“四方”的临床运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威汉代医简》治痹“四方的临床运用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张延昌 摘要列举临床验例,介绍了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疗痹证 方药:治伤寒逐风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瘀方,在近年来临床 运用的疗效观察,以期有更多病例验证。 关键词武威汉代医简;痹证;治伤寒逐风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东海自水侯 所奏方;瘀方 1972年11月甘肃省武威县柏树乡下五畦村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一处汉墓, 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下,由武威县文化馆、甘肃省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随葬品 中存有医药简牍92枚,称之《武威汉代医简》,记载各科方剂30多个,列举药物100多种, 其中论及痹证的13枚,说明痹证在《武威汉代医简》中占有重要地位,足见痹证自古以来 就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难治顽症。本文仅就《武威汉代医简》中治疗痹证治伤寒逐风方等“四 方”近年来临床运用疗效观察作以介绍: 方一:治伤寒逐风方 【医简释文】治伤寒遂风方付子三分蜀椒三分泽舄五I纠乌喙三分细辛五分五分凡五 物皆冶【s】合方寸匕酒饮日三饮【7】(括号内数字为原简牍排列序号,以下同)。 【组成】附子三分,蜀椒三分,泽泻五分,乌喙三分,细辛五分,术五分。 【用法】将以上六种药物炮制加工为散剂,每服1方寸匕(约1克),用酒送服,日服 三次。 【功效】温通经络,逐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畏寒怕冷,证属风 寒湿阻者。 【临床运用】张延昌等以“治伤寒逐风方”为基础方配制而成的中药合剂祛寒逐风合剂 症状、理化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善方面均显示出明显差异。临床资料中,治疗组120例,男3l 例,女8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4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3个月。对照组88例, 男12例,女7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48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4个月。两组均符 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旭痹的诊断标准,且证侯分类属风寒湿阻型者,即临床表现 为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 浮紧或沉紧。治疗方法祛寒逐风合剂每次服50ml,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儿童酌 减,孕妇忌服。宝光牌风湿液为泸州制药厂生产的市售中药口服液(川卫药准字[1992]第6459 号),由羌活、独活、川芎、红花、鹿角胶、鳖甲胶等药物组成。成人每次服15ml,每日3 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两组病人均于用药后1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中旭痹的疗效判定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率86.3%。结 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著异(PO.01),祛寒逐风合剂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理化 指标均有改善…。 方二 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 【医简释文】●治鲁氏青行解=腹方麻黄卅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 子各二分凡七物142,刮并|l冽蚓I和|I以防寸匕一饮之良甚皆伤寒逐风143l 【组成】麻黄卅分,人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制川乌、附子各二分。 【用法】以上七味药混合加工为散剂,每次服用一方寸匕。 【功效】散风清热,祛湿止痛。 【主治】风寒湿邪外侵,渐次化热,出现肢节红肿热痛,或发热不解等证,可用于风 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结节性红斑等中医辨证为风湿热痹者。 【临床运用】张延昌等,自1995年应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配制而 成的清热逐风合剂用于治疗多种风湿病,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用清热逐风合剂治疗痛 风患者33例,作了临床报导。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 定疗效。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 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结果治愈20例,好转13例。其中,治疗1个疗 程,痊愈10例,好转6例;治疗2个疗程,痊愈7例,好转3例;治疗3个疗程,痊愈3 例,好转3例;治疗四个疗程,好转1例。 笔者多年临床观察认为,痹证之热,包括痛风之热,非实热大热,究其病因仍以感受风 寒湿邪为主,正如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日;“初因寒湿之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 因此,一味单纯清热,并非热清病愈,故少佐温热之品,但其药味要少,药量要小,总以清 热为主。且在郁热得清之后,继以温经通络之剂,疗效更为彻底【2】。 ,我院风湿病科王海东,王智明等撰文,报道了运用武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