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备基于氧化铜/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
1, 2 1 2*
朱丽梅 ,罗立强 ,王振新
1 上海大学理学院,200444 ,上海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30022,长春
*联系人:电话:0431E-mai :wangzx@ciac.jl.cn
一直以来,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都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的热点。
根据有无酶的使用可将其分为基于酶的和非酶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由于酶活
性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备受关注。随着纳米
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各种纳米多孔结构、纳米管阵列、纳米颗粒等都被用于非
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例如,铜、镍及其氧化物等金属纳米粒子本身对
[1]
糖具有催化氧化的性能 ,能够提高传感器在葡萄糖检测中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因而被广泛用于制备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石墨烯是一类新型碳材料,具有
[2]
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 ,其在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研
[3, 4]
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
图1 氧化铜-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扫描电镜图,放大倍数:20000 。
本文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基于氧化铜/石墨烯纳米复合物(见图1)修饰
电极的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氧化铜/石墨烯纳米复合
物修饰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氧化铜修饰电极和石
墨烯修饰电极(见图2 ),对葡萄糖的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达到0.7 µM (S/N=3),
线性范围可达0.002 ~ 4 mM 。
图2. 石墨烯修饰电极(G-GCE )、氧化铜纳米粒子修饰电极(CuO-GCE )、氧化
铜-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CuO-G-GCE )在有无2 mM 的葡萄糖的0.1 M
NaOH 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
氧化铜/石墨烯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存放于室温环境中两周后,对
葡萄糖的催化电流响应仍保留了原值的85 % 以上。常见的干扰物如抗坏血酸、尿
酸、多巴胺、半乳糖、甘露糖、乳糖(1: 20葡萄糖)、柠檬酸钠、磷酸氢钾、氯
化钾(1: 5葡萄糖)等的响应信号对葡萄糖的测定不产生影响。将该传感器用于
实际血糖样品检测时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非酶葡萄糖传
感器。
参考文献
[1] S Holmin, F. Björefors, M. Eriksson, C. Krantz-Rülcker, F. Winquist.
Electroanalysis, 2002, 14: 839–846.
[2] C. N. R. Rao, A. K. Sood, K. S. Subrahmanyam, A. Govindaraj,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7752–7777.
[3] X. H. Kang, J. Wang, H. Wu, I. A. Askay, J. Liu, Y. H. Lin. Biosens. Bioelectron.,
25: 901–905.
[4] Y. J. Hu, J. Jin, P. Wu, H. Zhang, C. X. Cai. Electrochim. Acta, 2010, 56: 491–500.
Fabrication of Nonenzymatic Glucose Electrochemistry Sensor
Based on CuO Nanoparticles-Graphene Nanocomposite
1, 2 1 2*
Limei Zhu , Liqiang Luo , Zhenxin Wang
1College of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200444, Shangh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