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补泻法”治疗中风病的规律心得.pdfVIP

“母子补泻法”治疗中风病的规律心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 l’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营养,则可事半功倍。 2.13食疗法:湿热痹汤:组成:威灵仙209,狗骨2509先将威灵仙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片。将狗骨洗 净,砸碎后,与威灵仙片同放人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煎煮l小时,留取浓汁。功效:对 风寒湿痹型风湿性关节炎最为适宜。还有清炖乌蛇,赤小豆红糖羹等疗效较好的疗方。 总之,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还有很多没药列出,比如足底的按摩,可以对各部位在足 底的反射区以点法、刮法、拳刮法、推法、擦法、拍法、拳面叩击法等进行按摩。然而风湿是反复绵延的一 种病,所以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药,以及各种疗法可以同时作用。还需要患者多进行关节 功能锻炼,这样才能延缓关节病变的发展,提高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为了预防关节炎的发作,还要节 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防止肥胖,避免受累关节过度负重,承受不适当的重力。平时多食富含钙和胶质 的食品,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些都会对风湿性关节炎的 治疗起很有效的作用。 “母子补泻法”治疗中风病的规律心得 张镭潇。胡幼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中风一病,导源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中医认为中风病是由于气血 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 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因本病发病急骤,症状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邪特性相 似,如暴风之急速,又如石矢之中,故古人以此类比而命名为中风。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在气温骤降或 寒冷季节易发,发病之前多有眩晕和一侧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本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是严 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l中医学认识中风 中风病是在元气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或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脏腑阴 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脑脉血溢。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女子七七. 男子八八,天癸绝,肾气衰,冲任气脱,形神俱败,为中风的发病基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年老体弱,元气耗伤,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或阴血亏虚而阴不制阳,内风动 越,夹痰浊,瘀血上扰清窍,而致本病。故沈金鳌提出“元气虚为中风之根也”。正如《景岳全书·非风》 以“卒倒多由昏聩,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第二:烦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 浮阳不潜,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旋,气火俱浮;或兼夹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故有“阳气者,烦劳则 张”之说。第三:《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喜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受 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 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瘀互结,夹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第四:七情失调,肝失条 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扇,血随气逆,上冲犯脑, 发为本病。 2母子补泻 2.1探源 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有关于补虚泻实的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日:“凡用针者, ·214· 201 1’四川省针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 ·根结》日:“故日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渭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日:“今末世之刺也,虚者 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日: “帝日:余闻补写,未得其意。岐伯日:写必用方,……补必用员,……”《灵枢·经脉》目:“盛则泻之,虚 则补之。” 《难经》详细论述了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难经·六十九难》日:“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 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 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就是依据本经五输 穴的五行属性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