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辨治疫病大头瘟刍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 183 古代医家辨治疫病大头瘟刍议 李果刚,员凤英,王欢,张妍好,程建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上海201203) 摘要:梳理古代著名医家对疫疠大头瘟辨治的成功经验,大头瘟以治火为先。因疠踞高颠,宜用升药,既清 兼散,其治应先缓后急。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黄芩、石膏、升麻、柴胡等,为中医预防现代传染性疫病提供 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辨治;疫疠;大头瘟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治验十分丰富,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新的疫疠流行,本研究梳理了古代医 家对疫病大头瘟的辨治经验,将对中医治疗现代社会潜在爆发的流行性传染病有所裨益。 大头瘟,古代瘟疫之一。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 等,其传染性极其强烈。清代医家朱增藉曾这样描述:“大头瘟者,其湿热伤高巅,必多汗气蒸。初 憎寒壮热。体重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不速治,十死八九”。病中重时, 甚至“头肿之极……多致溃裂腐烂而难救”。IlJ 虾蟆瘟即捻头瘟是大头瘟之类证,发病时“咽喉肿痛,涕唾稠粘,甚则往来寒热,身痛拘急, 大便秘结,喉痹失音,颈筋胀大,腹胀如蛤蟆者是也。”古代医家认为其治法基本类同于大头瘟。 1 头瘟病因——感天地之疠气 我国古代随着人口逐渐增加,一旦社会发生剧烈动荡,伴随卫生状况突然恶化,往往是疫疠大 头瘟滋生的诱发因素。大头瘟的致病因素是天地间的一种疵疠旱潦之气,由于其特别强烈的传染性, 古人形容为“中而即发,为病颇重”。证属于风热时毒,多为兵乱荒灾之年,“饿殍在道,胬骼之掩 埋不厚”。其病机为“时疫之邪,皆以湿土郁蒸而发,土为受盛之区,平时污秽之物,无所不受。适 当岁气病临,则从分野疏豁之寓,蒸腾郁发不异瘴雾之毒”。[21这些就是大头瘟疫孳生的土壤。 大头瘟发生发生的季节为温暖多风的春季和应寒反暖的冬季,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热邪 毒而成。清代医家刘奎记载:“蜀遭献忠之乱后,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 至于大头瘟疫邪发生之由,因受制于科技的发展,古人在认识上较模糊,多蒙上“滥杀生灵而 遭鬼神报应”的迷信色彩。在清·刘奎著《松峰说疫》中有详细的描述:“杭州风桥人,一人以炮鳖 为业,……后忽染瘟疫,……七日身体臭烂而死”。“n临)n1人入山得猿子,持归。……将猿子击杀之。…… 未半年,其人家疫,一时死尽灭门”。“直隶省南皮县弓手张德平,以健勇擒捕有获,……因瘟疫死”。 此外不卫生的习惯也是加重瘟疫传播的途径。如“或倾溺器,或大小便,不洗手辄即上灶,……至 期重感疫而没。” 依据《松峰说疫》的上述记载,使我们认识到大头瘟疫的起因可能来自于野生动物的感染、人 畜共病及不卫生习惯。在突变的极端自然环境或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中,蕴藏着爆发大头瘟一类瘟 疫的诱发因素。 2头瘟传变——其变速,其势彰 大头瘟,虽然被一些学者认为就是现代流行性腮腺炎,但是两者在病原学上并不完全等同。古 代大头瘟传染性极强,触之即病,治有不当,则为“枯槁沉昏厥逆诸危矣”,是我国古代至近代肆虐 了数百年危害极大的烈性传染病。正如清代医学家沈金鳌所言“大头瘟初发状如伤寒,五七日间, 乃能杀人(杂病源流犀烛)。”“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者多不救”。 作者简介:李果刚(1952一),男,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诊法学、中医辨证学及 其临床应用,中医学术史。 184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 明代著名医家吴昆在书中记录了当时大头瘟流行的惨况。“今上壬午,北方病此者甚众,死者不 啻数万人。昆(作者吴昆)居南土,未尝见其证。乡人自北来者,皆言患者头大如斗,跻头而还自 若也”。(见《医方考·大头瘟》。)历史告诉人们,一旦爆发类似于大头瘟的疫疠,要尽快防止其蔓 延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危。 而现代流行性腮腺炎除个别有严重并发症外,大多预后良好。可以认为现代流行性腮腺炎是古 代疫疠大头瘟的某种基因变异。 3头瘟辨治 有关大头瘟证治的文献记载,最早应追溯到金元时代李杲的专著。明《医方考》日:“大头瘟, 前古未之论也,东垣始论之【引。”可以认为是李东垣首先确立了大头瘟的正确辨证治疗方法。书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