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钩藤研究发展现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钩藤研究发展现状.pdf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药 物 研 究 ·16· 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 Themedicinestudy 古钩藤研究发展现状 1 1 2 1 1 欧 莹  莫善列  肖智会  甄汉深  蒋兰兰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 【摘 要】 对近年来有关古钩藤的生药鉴定、植物分子生物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性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对古 钩藤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钩藤;化学成分;生药鉴定;分子生物学;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04-0016-02   古钩藤又名大叶白叶藤、牛角藤、断肠草 (《广西药用 础上得出。 [14] 植物名录》)、半架牛、大暗消 (《云南中草药》)等,为萝 最近,朱华等 报导了古钩藤的药材性状是:藤茎呈 雐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 CryptolepisbuchananiiRoem.et 类圆形,通常切段或斜片,长约2~4cm,直径05~35cm。 [1] 老茎表皮粗糙,棕褐色,具纵皱纹,未脱落栓皮黄褐色,有 Schult.的根,叶也供药用 。多生于阳坡,攀援于其他树 [2] 横向突起的圆点 (皮孔)。栓皮松脆,可剥离,棕红色。 上,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具有舒筋活 络,消肿止痛,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腰痛、腹痛、跌打 断面黄色,具菊花心,质坚,难折断,无毛。叶对生,叶片 [1] 矩圆形或椭圆形,长08~16cm。宽35~65cm,顶端圆 损伤、骨折、痈疮、癣等疾病 。因此本文拟对近年来有 关古钩藤的生药鉴定、植物分子生物学、化学成份及药理 形尖头,基部宽楔形,上表面黑褐色,下表面黄白色。侧脉 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对今后的研究能够有所启示和 近水平横出,每边约30条。味涩,微苦。发现古钩藤的显 帮助。 微特征较明显:栓皮棕红色,皮层与髓部有乳汁管细胞散 1 生药学鉴定 在,叶的下表皮有许多非腺毛为乳突状,把气孔遮住。韧 1809年,RobertBrown根据花粉粒结构和合蕊冠结构 皮纤维有2种,一种韧皮纤维细长,壁薄,另一种韧皮纤维 特点创建了萝雐科 Asclepiadaceae,萝雐科共有48属2800 较短,壁微波状。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别古钩藤真伪的参考 [3] 依据。此外,还确定了古钩藤的吸收光谱在400~800nm波 种植物,产热带及温暖地区 ,中国有44属245种,主要 [4] 长测定光谱图,结果乙醇浸泡液在4106nm和6650nm有 分布于西南及东南部 。由于该科种类较多,其中许多植 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和民间应用于治疗肿瘤、 2处最高吸收峰,而氯彷浸泡液在4140nm和7725nm也 [5] 有2处最高吸收峰。 哮喘、咳嗽、风湿性关节炎等 。因此在人类疾病的预防 和根治、新药开发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较强的 2 植物分子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