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循吏的儒学情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学全球论坛(1006)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论两循吏的儒学情结 孟祥才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循吏列传》。在该传中,他劈头写下的几句话是: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修身者,官末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在司马迁看来,循吏就是本法循理之吏, 尽管法令刑罚是治民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循吏为政治民却主要不靠法令刑罚之威 严,而是靠循理的教化。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只记载了五个先秦时期 的人物,即楚相叔孙敖、石奢、郑相子产、鲁相公仪休、晋文公的理官李离。不 知什么原因,西汉的循吏一个也未入传。倒是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所记述 的10多个人物全部出自西汉。司马迁之后,历代正史史大都沿用了《循吏列传》 这一模式对此类官员加以记述和褒扬。只是名称有些变化,除继续用“循吏外, 也用“良吏’’、“能吏、“清官等名目。 《汉书·循吏传》所提及的循吏有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江都相董仲舒、 内史公孙弘、儿宽、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严延年、张敞、王成、黄霸、朱 邑、龚遂、郑弘、召信臣,共16人。其中,董仲舒、公孙弘、儿宽、赵广汉、 韩延寿、尹翁归、张敞、郑弘8人自有传。严延年列在了《酷吏传》,吴公在《贾 谊传》中提及。《循吏传》记载的只有文翁、王成、朱邑、黄霸、龚遂、召信臣6 人而已。《后汉书·循吏传》记述的人物较多,计有卫飒、茨充、任延、铴光、 王景、秦彭、王涣、谭显、任峻、许景、孟尝、第五访、刘钜、刘宠、仇览、童 恢,加上自有传的人物如杨震、羊续等,大约20人左右。 两汉时期的循吏,尽管官职高低不同,品性千差万别,结局亦各式各样,但 因为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条件、思想文化环境基本上相同,因而他们的思 想倾向、行为模式、做人准则、治政抚民理念,还是有不少共同之处的。 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确立并广泛传播的时期, 特别是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以经治国的理念日益强化,以《洪范》察变,以《禹 贡》治河,以《春秋》决狱,以三百篇当谏书,几乎被绝大多数官员认可。在这 种情况下,循吏身上比其他官员显示出更浓烈的儒学情节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 为他们的政治思想、行政观念、为官做人准则比较接近儒家思想。 两汉循吏中有不少人出身儒生,或受过较系统的经学的教育。如董仲舒以治 541 儒学全球论坛(2006)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公羊春秋》起家,是两汉新儒学——经学的奠基者,是先秦以后对儒学发展贡 献最大的大师之一。公孙弘以治《春秋》杂说起家,是两汉以儒生入相的第一人。 儿宽先从欧阳生学习《尚书》,后入太学,师从孔安国学习经术。赵广汉出身郡 吏,以“举茂才任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与儒学关系十分密切。尹翁归“晓 习文法”,也显出与儒学有缘。韩延寿“少为郡文学,也有相当的儒学修养。其 他,文翁“少好学,通《春秋》。朱邑“举贤良为大司农丞,龚遂‘‘,以明经为 官,召信臣“以明经甲第科为郎州¨懦吏列传’0只有王成未记其学养,黄霸“少学 律令,可能与儒学的关系稍淡。东汉的循吏中,卫飒“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 常佣以有给。任延“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 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一。王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 之事,深沉多伎艺。秦彭笃信经学,崇“好儒雅。王涣“敦儒学,习《尚书》, 读律令,略举大义”。许荆“举孝廉”。孟尝“策孝廉,举茂才。第五访“少孤 贫,常佣耕以养兄嫂。有间暇,则以学文。后“察孝廉,补新都令。刘矩“少 有高节”,举孝廉。刘宠之父是博学的“通儒’’,他“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 仇览“少为书生,淳默”。乜1“循吏列传杨震出身于世宦之家,家学渊源,其父杨宝 “习《欧阳尚书》杨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 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日:‘关西孔子杨伯起。’’’心¨‘杨震传以上史实表明,在两汉“以 经治国的原则逐步确立的前提下,在儒学与“禄利之路’’已经紧密联系的情况 下,在“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的社会风气里,两汉官吏大都具备一定的儒 学素养,这既为做官所必须,也成为一部分人的自觉追求,循吏与其他官吏的区 别在于,他们学习儒家经典,不是作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而是作为“修齐治平 的行动指南,笃信而实行之。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