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里兰堕塑三堡!翌查竺塑!!姿兰查全坚兰坐墨垒望笙塞叁————兰旦!j!!童
江永女书原件大量佚失原因探析
郑月香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永州
摘要:江永女书是及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百年的风雨剥蚀和历史变迁中,佚失现状十分严
重。本文从当地旧习俗、自然气候原因、社会的不重视、政治动乱的破坏、掠夺性研究等五
个方面对女书原件的散佚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女书原件佚失原因探析
女书简介
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女性文字,因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
一带,故又名“江永女书”。女书由女性创造,只在当地妇女中流传,其字体呈菱形,细长
秀丽,风格飘逸舒展。
女书多书写在纸本、扇面、布、帛上,内容主要描写女性的生活和情感,包括歌堂对歌、
书信往来、结拜姊妹、宗教祭祀、述说苦情,记传等,它作为妇女的贴身隐私物品往往是人
死书焚或随葬。女书作品多为五言、七言歌体,用土语吟唱,音律优美,韵昧无穷,内涵深
刻,价值极高。经过考证、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女书是一种独特的记号音节文
字,它对文字学、语言学、传播学、妇女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
重要的研究价值“1。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江永县文化馆的周硕沂等人就开始收集女书资料,并呈报给了中
国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但未能引起重视。直到八1一年代初,中南民族学院宫哲兵教授在
江永调研时,再次将其发现。从江永回来后,宫哲兵教授随即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将其公
之于众,很快女书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海内外学
者纷纷深入江永进行考察、学习、发掘,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书研究热潮。近几十年来,
对女书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这种字体及其作品的研究,还
存在诸多谜团难以解开,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必然要依赖于一些原始女书文献,近年来,由于女书自然传人
的相继离世和女书原件的大量流失,致使女书的传承岌岌可危,研究工作也面临困境。
1原始女书文献的储备概况
女书的流行区域主要在江永县东北部的潇江两岸,以上江圩为中心的十多个行政村,随着女
子的出嫁,东到江华瑶族自治县、南到桃川镇、西到千家峒瑶族乡、北到道县天广洞、雷福
洞等村。下蒋乡、清塘乡的一些村寨,也有女书的踪迹。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是女书创作与传播的鼎盛时期”1,当时江永等地的妇女创造了大
量的女一B作品。最早记录女书信息的是一九三一年七月出版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其中
就记载了当地妇女参加花山庙会的情景:“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高唱,
以追悼之。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识此种文字者,与未之见。””1每年
五月,江永的妇女们都要去花山庙拜姑婆神(花LlJ仙子),她们人人手持歌扇,同声高唱,
最后还要将女书焚化祭奠,场面蔚为壮观。
女书作为女性自我书写的工具,伴随着女性的一生。在古代的江永县,每个女人在其一
生中,都会自行创作或请人代写女书。如三朝书、个人小传、姊妹结交书等。女书在江永当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第3i次学术会议手册及会议论文集
地的习俗和婚嫁活动中,更是不可或缺。婚前的“坐歌堂”,新娘出嫁的“贺三朝”,四月的
“斗牛节”、五月的“花山庙会”、盛夏的“欧凉节”、七月的“乞巧节”等。这些民俗活动
是妇女们写女书、唱女书、交流女书的重要场合。可见,在古代的江永县,会写、会唱女书
的女性绝不在少数,女书的创作出现空前的繁盛景象。
2女书原始文献散佚现状
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岁月和风雨剥蚀,现今的女书保存现状如何呢?
由于诸多社会和人为的因素,当前的“女书”文化正日益走向消亡,火量女书文化遗物
散佚或流失海外。据长期跟踪研究女书文化的周硕沂(现已故)反映,目前流失到海外的女
书原作及文化遗物至少百件以上。可见流落海外的的女书文献几乎与国内保存的女书文化遗
物不相上下”1。随着2004年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阳焕宜的离世,,意味着当地妇女间利用
女书来传情达意的传统方式将彻底成为了历史。
女一够文化遗物的急剧减少,给女书的进一步研究带来困难。这种结果,除了以上的原因
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共同促成了当今严酷的现状。
3原始女书文献散佚原因分析
前人总结历代图书占籍散佚情况时,提出了许多种“书厄论”,旨在探讨书厄的社会历
史原因。如陈登原在《古今典籍聚散考》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