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术论坛一论文集
仲景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探微
凌燕1冼绍祥2刘树林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摘要: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最多发的精神性疾病之一。导师冼绍祥教授以治疗“脏躁”之甘
麦大枣汤为基础方用于抑郁症状患者的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本文对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
中医机理进行探讨,认为抑郁症是以心气不足、肝气不疏为主要病机,进而影响到脾、肺、
肾等脏腑功能,并可导致气血营卫不和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而甘麦大枣汤可补益心肝脾
肺之气,调和气血而精神治,悲忧解。
关键词:甘麦大枣汤;抑郁症:脏燥;病机;治疗
抑郁发作[1】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看出,抑郁发作
的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忧愁、悲伤等。
“郁”古通“营”,在情志上有“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之意。《汉
书·司马迁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管而无谁语”
是最早记载“抑喾”一词,意为㈣忧愤烦闷”,主要表述一种凶处境、遭遇等而引起
的忧愁、烦闷的情绪,还未被认为是一种疾病。故在当时的医著中尚无“抑郁”
病名。但《内经》中已经有提出七情致病、五脏主五志等理论。尤其是七情中“悲”、
蚋优”情志异常与抑郁症的表现较为相似。后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所
论述的“百合病”、“脏躁”及“小柴胡汤证”等与抑郁症极为相似,为我们治疗抑郁
发作提供了理论及临床依据。尤其是对“脏躁”的论述,准确的描述了抑郁症患者
在情绪上悲伤不由自主,甚至似有幻觉、妄想等表现,而且强调患者精力丧失及
消化道病变等不适,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相符。导师冼绍祥教授以《金匮要略》
治疗“脏躁”之甘麦大枣汤用于有抑郁症状患者的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对甘麦大
枣汤治疗抑郁症的中医机理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的在临床上使用该方。
l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探讨
抑郁症的表现以心境低落、忧愁、悲伤等情绪异常为主,常伴有焦虑、自责、
幻觉等心理异常,患者常感觉精力丧失、睡眠不佳、食欲紊乱等。可见其以情志
不畅而始,影响心之神明、脾之运化,既而气血失和,百症从生。而情志之调畅
第60页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术论坛一论文集
与否与五脏六腑功能是否正常关系密切,《内经》有五脏主五志之说,尤其是五
脏中之心主神明、肝主疏泄,常常是情志失畅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1.1心气虚损多悲伤
《灵枢-本神》云:1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
经论》也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可见心气不足之人易有“悲伤”情
绪。而影响到心气不足的原因可以是心气本虚,也可以是邪气扰心。如《灵枢·天
年》日:“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是说人至六十岁,
心气虚衰,情绪上常出现忧愁悲伤。而《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有:“太阳之复,
厥上行。……。甚则入心,善忘喜悲。”《灵枢·五邪》也说:“邪在心,则病心
痛,喜悲时眩仆。”均说明邪气扰心而喜悲。
1.2肝气不调善悲怒
《素问·风论》日:“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噎干善怒,时憎
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是说肝风内动,会有善悲善怒之表现。《灵枢·根结》
也说:“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是厥阴肝之疏泄失
职,故气绝而喜悲。可见肝气不调也可出现悲伤之情绪。
1.3悲伤太甚肺气耗
《素问·玉机真藏论》日:“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
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是说悲伤则肺气易动。
《素问·举痛论》也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
在中,故气消矣。”是说悲伤易使肺气动而气少。
1.4悲哀日久中气伤
《灵枢·本神》说:“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又说:“肝,悲哀动中则
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是说悲哀久则易伤魂,而出现神狂、善忘、精神疲倦
等表现。悲哀可伤脾胃之中气,脾胃伤则气血不足,血气虚不养肝而魂不内守,
故现诸多情绪失调、精神失治之表现。
由上可见,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