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实践·
非疾病诊断相关的主观症状及舌象、脉象等中医诊断的依据与疾病疗效存在相关联系,中医治
疗高脂血症效果的判定也均以这些症状为主要依据。不论高脂血症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如何,但
在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若改善了这些人体生理功能紊乱的症状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也无疑是一个
较大的收益,运用中医判定疾病疗效的认识方法这种治疗也是有效的。临床实践也已证明,以主观
症状为主要依据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往往优于单纯以实验室检测指标为依据的单味药的治疗效果
c4】。
4.4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特异性症状有时可以经过实验室检查得到验证或认可,可作为西医诊断的依据,而大多非特异
性症状在现有的西医诊断体系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些症状为中医辨证所使用正是中医药的长
处所在,其内在联系和发生规律的探讨必然对辨证论治地位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并且非疾病相关的
临床信息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一定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这种联
系有可能会被逐渐揭示出来,在目前这种联系尚不清楚的情况下,以这些非特异性症状为依据的中
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无疑是先行了一步。
5结语
高脂血症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检验才能发现的疾病,对于中医诊疗体系而言,高脂血症患者应该
属于“未病”状态。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报道很多[5】【6】,这些报道均应属于“治未病”的
范畴,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在高脂血症的诊疗中使中医药有所作为,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的
责任,也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实践已经证明高脂血症可以实施中医药干预,中医“治未
病”思想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有着较大的优势和光明的前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脂血症诊疗中的
体现也必将为提高中医治未病的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82.
[2]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叫].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3]吕爱平,李梢,王永炎.从主观症状的客观规律探索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J].中医杂志,2005.
[4]尹修海。罗永铁.辨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120例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3):8-9.
[5]康广盛.李显波,孙丽英,等.近五年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6,23(2):15一17.
[6]罗会新.治疗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3,19(2):112—114.
中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在“治未病”防治中的体现
翟玉民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中老年人死亡的五大病因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增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已是医务工作者诊治疾病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中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也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
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笔者根据中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经验,
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来指导对中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74.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关键词】中老年呼吸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
前已是医务工作者诊治疾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中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经验,
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来指导中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将“治未病”的基本内容可归纳
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部分。现分别论述于下:
1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提
出了未病先防的原则;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观点,
接着又先后提出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遣
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理论,说明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唐代孙思邀将疾病分为“未病”、
“欲病”、“已病”几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并反复
告诫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强调了中医“未病先防”理论的重要性。
中国大约有2/3的人,有吸烟的不良嗜好,吸烟是呼吸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