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道学周边考据学的形成与影响.pdf
2014年第 1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总第 121期 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 Sum No.121
南宋道学周边考据学的形成与影响
温志拔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人文科学系,福建福清 350300)
摘 要 :两宋学术尽管存在诸多不同,但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继承性。经历两宋之际的学派整合与文化
重组。王安石的新学逐渐式微 ,而元祜学术则得到不同程度的承续。南宋中期以前,众多文士因家学、地方传
统、个人学术选择等原因,受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文史传统影响较大,形成与道学不尽相同的重视文献考
据的 “汉学”学术路向。二者相互论争、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多元的南宋学术。南宋中期以后,逐渐进入主流的
道学,体现 出越来越强烈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但其发展也正是在周边考据汉学的影响下,走完了自身逻辑和
历史过程 。
关键词:考据学;道学;学术史;重省
中图分类号 :K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14)01—0009—05
两宋学术史的转向,最为著名的判断,是北 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折中两派,此派观点流行
宋至南宋经历了一个 “内向化”的过程 ,这似乎 甚广,持续久远。两宋之际文士韩驹认为徽宗以
已成为一种公论,一个最为直接的表现,便是学 来新学、洛学均有空疏之弊 :“(新学后学)专治
派争鸣的北宋 ,转人道学鼎盛的南宋。然而,深 一 经 ,其所旁取以为资者,《老》庄《》扬《》《列》
入到这一历史过程的各个细节,仍然存在诸多 三《经义解》《字说》而已”,“(二程后学)通于道
问题需要解答。南宋道学之外的知识形态究竟 德性命之理,诚前世所不及 ,然一为吏 ,则素所
如何?这些知识形态是否具有其共性并使之与 蓄积不过以善其身而已”。聊【 北宋末、南宋初
道学相区别?作为异质的这一知识形态对道学 的新学株守一经,穿凿附会 ,洛学静坐反观、近
发展的影响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 乎禅思,均无用于天下之事。至孝宗淳熙间仍有
疑使南宋学术史具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大臣指出:“近来掌文衡者,主王氏之说则专尚
一 南宋前期的学派整合与文化重组 穿凿 ,主程氏之说则务于虚诞。”4[11790北宋诸大
北宋钦宗至南宋孝宗时期,以反思 “荆公新 儒在治世、博学、义理方面兼通并蓄,值得称道,
学”的学术专断为契机,士大夫对新学与元祜学 而极端化的新学和洛学 ,穿凿空疏、高谈性理 ,
术的关系展开了论争,以杨时为代表的洛学坚 都被普遍认为是无益于治国理政。因此,在一般
决主张废新学,而一般文人则对洛学的自承道 士大夫看来 ,要重构南宋政治学术文化,就必须
统不无质疑,如张元斡、陈与义等对两宋之际的 打破学术偏见,超越党争,恢复北宋前期深厚博
洛学态度冷淡 Il1,保持维护传统儒学的文化立 大、兼容并蓄的祖宗 “右文”之法 :
场,孙觌以道学为 矫“诞之士,褒衣大带 ,禹行舜 昔者国家右文之盛,蜀学如苏氏,洛
趋,卖声名于天下,叩之空空,然真孔子所谓鄙 学如程 氏,临川如王氏,皆以所长经纬吾
夫者;而无所知之徒,又相与从而和之”[2]525-527, 道,务鸣其善鸣者也……苏学长于经济,洛
收稿 日期 :2013-09—03
基金项 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 目“南宋考据学研究”(项 目编号 13CZW03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两宋之际的学术世界”
(编号 2013M540528)阶轻 }生成果。
作者简介:温志拔 (1980一 ),男,福建永定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唐宋文献整理与研究。
10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4年 1月
学长于性理,临川学长于名数。诚能通三而 同属于外向的知识方式。从学术方法和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章--新型萃取分离技术.ppt VIP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2 Section A Pronunciation-2e课件(新教材).pptx
- 肌筋膜触发点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完整版.ppt VIP
- SONY 索尼 专业产品专业摄像机摄录一体机PMW-EX1R使用说明书.pdf VIP
- gd08462中铁联集装箱轨道吊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12全国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真题.doc VIP
- 中现代文学史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全套课件.pptx VIP
- 2022年建行校园招聘笔试真题.pdf
- 心脏超声定量分析技术临床应用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IgA肾病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