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策监督演讲稿.doc
一、“躲猫猫”事件回顾
起因1月2日,李荞明跟村其他5个年轻人集合,准备去1多里路以外的青龙山上偷偷砍树,卖点钱。按照同村村民的说法,遗像上清瘦中带着怯意的李荞明,平素是个胆小的人。 这次,李荞明敢于“铤而走险”,做点附近村民惯用的“补贴家用”的事儿,是为了17天后迎娶青梅竹马的新娘子时,能多请几辆迎亲的车子。“经常有人因为砍树被抓,也就在看守所住几个月,罚点钱就给放了。”李荞明的父亲李德发说。 然而,李德发没有料想到,儿子这次不但真的被抓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监室里的“游戏”命案 当天下午4点,李荞明和同村偷伐树木的村民,一起被晋宁县森林公安分局巡逻民警抓获。晚上7点,做了简短笔录以后,李荞明等6人被送进了晋宁看守所,分在不同监室看管。 李荞明在晋宁看守所9号监舍度过了10天,这个监舍里还有关押了其他犯罪嫌疑人10名。 李荞明的10天,是如何度过的,至今仍然没有详细的信息公布,也许默默记录的,只有9号监舍灰暗的四面墙。 2月8日,李荞明在跟狱友玩躲猫猫时引发争端,被同监室的普永华拳打脚踢,最终导致头部撞上墙壁与门框受伤。4天后的2月12日凌晨,李荞明因“重度颅脑损伤”医治无效死亡。
2月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报道引普宁警方的通报说,李荞明系在游戏中被同监室人员打伤致死。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众多网民纷纷质疑,一群成年男人在看守所中玩小孩子玩的“躲猫猫”游戏听起来非常离奇,而这种“低烈度”游戏竟能致人死亡就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于是,一场以“躲猫猫”为标志的舆论抨击热潮迅速掀起。2月1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发布公告,征集网民参与调查“躲猫猫”事件真相。2月20日,网友调查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称查看监控录像和会见当事人的要求都被拒绝,探寻真相还是要靠司法机关。2月20日,晋宁县公安局向网友、媒体代表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公布对“躲猫猫”事件的调查结果,称是游戏中的意外事件。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韩红兵表示,没有发现公安机关存在严重失职渎职现象。
2月27日17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检察机关调查结论:2月8日17时,张涛、普华永等人以玩游戏为名,用布条将李荞明眼睛蒙上,对其进行殴打。其间,普华永猛击李荞明头部一拳,致其头部撞击墙面后倒地昏迷,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制度、法规名存实亡,职责不明确。
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违法的监督只能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而侦查是否违法很少通过案卷反映,导致检察机关监督途径有限。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违法的监督只能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检察机关监督途径有限。
2、政策控制视角
在整个事件中,能称之为标准的应该是相关的法规规章,限于我国司法的不健全,因此实质性的标准并不存在。再者,对于整个事件或者是看守所工作,缺乏相应的绩效衡量,也就不存在纠正偏差。看守所领导班子作风涣散,不熟悉监管业务,队伍结构不合理,看守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技防设施落后,部分监室监控效果差,甚至损坏半年未进行修复,这些问题的存在,一直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对监所的管理工作也只是问一问,看一看,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观上反映出领导思想上的失察、制度上的失察、硬件上的失察。
三、“躲猫猫”中的检查监督
(一)理念层面重视不足
检察机关对审前羁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及检察机关的职能,往往都认为是指控犯罪、审判监督,没有把监所检察工作摆到应有位置。
(二)定位与立法缺陷
1.定位缺陷
事实上,由于承担着法律监督职能的人民检察院同时承担着追诉犯罪的职能,所以在检察机关为了追诉犯罪和公安局形成利益共同体时,其对于羁押行为的法律监督的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正当性本身就是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困境。如将保留这一职能作为前提,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将这一职能加以发挥。
2.立法过于笼统
《宪法》第129 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 条将人民检察院定位于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赋予了检察机关监督权。《刑事诉讼法》第8 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 条和《看守所条例》第8 条,是目前看守所检察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但规定显得过于抽象笼统,相关法律在具体监督制度的设计上还不适应检察机关的性质要求,使得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与实际的法律地位相脱节。
3.监督执行不当
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本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但在实际中存在配合有余、监督不足或越位监督、越俎代庖的状况,导致只是结果的监督而不是过程的监督,是静态的监督而不是动态的监督,是审后监督而不是审前监督,监督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配套措施欠缺
在立法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公安司法机关的内部配套措施来弥补, 但现行检察机关缺乏具有威慑力的监督手段,配套制度难以担当重任,上下级监所检察部门之间的羁押信息传递渠道还不够畅通,尚未形成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