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
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
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
处于低端位置。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我国越来越难
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益。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
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96、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
—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由于我们产品的利润率过低,广大劳动者的工
资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扩大内需、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国家重
大战略难以顺利实现。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
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装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
格局日益显现。在WTO规则下,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我
国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重大障碍。
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它所阐述的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来源
问题,也不是一种政治口号,而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发展战略层面的一个
重要核心理念。自主创新就是自己主导的创新。自主创新的实质是掌握发展
的主导权、主动权,增强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创新:英文Innovation起源于十五世纪,根据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它
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新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二是指引入一个新的东西。可
见创新是一种主体建构性活动。创新源于实践,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展
现,它生长、扩展并深化于历史实践之中,最终服务于实践。创新,从本质
上说,就在于促进主体发展、完善并使主体更美好。而“创新理论”
(InnovationTheory)的出现,则是在20世纪上半叶,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
自主创新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所提出。“创新”从最一
般的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打破现状,创造出新的东西。
创新有很多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对创新有不同的理解。在科技
界,科学家讲创新,一般讲的是在科研工作中要有新的发现、新的探索,要
取得新的成绩和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在政治领域,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
新是民族的灵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1,政治家讲的创新,在这里是指
的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的精神。而在企业家眼中,创新更看重的是其带来的
市场价值。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概念,在熊彼特看来它更应该是一个经济上
的概念。他认为从技术上以及从经济上考虑,生产意味着在我们力所能及的
范围内把东西和力量组合起来。每一种生产方法都意味着某种这样的特定组
合。而当技术因素同经济因素冲突时,它总得屈服。经济的逻辑胜过技术的
逻辑。因此,单纯技术上的创新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熊彼特开创了创新理论。其后,学者们又从其它角度对创新的定义进行
了发展。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并非必需在技术方面,
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997年在其所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指出,“创新是不同
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
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
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感受到竞争的压
力;对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追赶或是科技创新上而言,希望能与发达国家面对
全球激烈的竞争,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对
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追赶或是科技创新上而言,能与发达国家抗衡,已成为无
休止的竞赛。西方发达国家肯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优势被发展中国家特别是
中国所缩小和取代,它们在技术上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所以我们把科技发
展的希望寄托在技术引进上是很危险的。我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
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
大差距。总体上讲,我们整体创新能力不高,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企业
’《江泽民文选》,2007,人民出版社
2《彼得·德鲁克文集》,2006,6.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语法总复习(知识点+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_可搜索.pdf VIP
- 2025年高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实务》考试题库 .pdf VIP
- 12251218各系统培训材料5、4a-系统操作指南.pptx
- 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研究_张娜.pdf VIP
-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实用,必备!).docx VIP
-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pdf VIP
- 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概述PPT.pptx VIP
- 大疆无人机精灵Rro+快速使用指南.pdf VIP
- 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研究.pdf VIP
- iMeter 7A用户使用说明书V1.0.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