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尚辅网 尚辅网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南京财经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年9月 第二节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蛋白质发生的变质——腐败 蛋白质+分解蛋白质微生物→氨基酸 →胺+NH3+H2S →具有挥发性和特殊的臭味 如鱼、肉、蛋、豆制品等富含P食品 糖类物质发生的变质——发酵 糖类+分解糖类微生物→有机酸+酒精+气体——酸味、酒味、产气 如粮食、果蔬、糖制品等富含C食品 脂肪发生的变质——酸败 脂肪+解脂微生物→脂肪酸+甘油及其它产物(酸味和哈味) 如油脂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感官鉴定 ——以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检查食品的色、香、味、组织状态等的变化状况,来快速分辨食品是否变质的初期状况(即食品是否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异常状况) 化学鉴定 ——pH的变化 、脂肪酸值、挥发性盐基总氮等 物理指标——根椐蛋白质分解时低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来研究食品浸出物量 微生物检验——一般食品中的活菌数达到108cfu/g时,则可认为处于初期腐败阶段 第三节 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一、鲜肉的腐败变质 二、鱼类的腐败变质 三、鲜蛋的腐败变质 四、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 五、罐头食品的腐败变质 六、果蔬的腐败变质 七、粮食霉变 一、鲜肉的腐败变质 1、鲜肉中的微生物来源 内源性:动物宰杀后,原存在于肠道、呼吸道或淋巴结中的微生物就有可能进入肌肉组织内部造成污染 外源性:动物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由于不洁因素造成微生物污染——主要 2、鲜肉中的微生物类型 腐生微生物 细菌(主要):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等 霉菌:芽枝霉属、毛霉属、青霉属、交链孢霉属、根霉属 酵母菌:假丝酵母属、球拟酵母属、红酵母属 病原微生物 沙门氏菌、炭疽杆菌 3、鲜肉的腐败变质 宰后牲畜肉尸—僵硬—成熟—自溶—腐败 成熟时间与储藏温度有关: 2?4℃,12?15d; 12℃,5d 18℃,2d; 29℃,3?5h 自溶阶段的出现——腐败的开始 以蛋白质和脂肪腐败为特征 鲜肉腐败变质的现象和原因 鲜肉变质,一般为细菌性变质 ※发粘:表面有粘液状物质产生 ——细菌、酵母菌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变色:鲜红变为绿、褐或灰色 绿色:H2S+肉中血红蛋白,化合物积累肌肉和脂肪表面,呈暗绿色斑点 某些细菌产生色素: 粘质沙雷氏菌——红色;深蓝假单胞菌——蓝色;酵母菌——粉红色 鲜肉腐败变质的现象和原因 ※变味 恶臭味、哈味、酸味、霉味 ※霉斑 形成“胡须”、“斑点” 二、 鱼类的腐败变质 1、鱼类中微生物来源及类群 来源 新捕获的健康鱼类,组织内部及血液中是无菌的 存在于: 鱼表粘液 102?107个/cm2 鱼 鳃 里 103?106个/克 肠内液体 103?108个/ml 来源于它们原来所处水生环境中的细菌 类群(主要是细菌) ※ 海鱼 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 黄杆菌属、摩氏杆菌属 ※ 淡水鱼 还有产碱菌属、气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 2、鱼类的腐败变质 鱼类比其他动物性食品更易变质 新鲜鱼类的腐败变质 室温,死后鱼类易由细菌引起腐败变质 鳃:红色 、褐色,并有臭味——早期 表面:浑浊,放出不快气味,鱼鳞脱落 肠内:菌快速繁殖,使肠壁破裂,菌进入腹腔、肌肉中,分解蛋白质,产生异味 最后整鱼腐败 腌制鱼品的腐败变质 鱼经过腌制(盐10~20%)后,一些耐盐菌能生长——赤变腐败(鱼体粉红色) 如玫瑰小球菌、红皮假单胞菌等 三、 鲜蛋的腐败变质 1、抵抗M侵入和生长的天然防护机能 (1)生物结构(机械性) ※ 胶状膜、蛋壳、蛋壳内膜、蛋黄膜,阻止M侵入。 (2)抗菌成分(化学性) ※ 溶菌酶:溶解G+菌胞壁,使其不能生长 ※ 抗生蛋白、伴清蛋白、核黄素:与VK、Fe2+等阳离子结合, M得不到营养,抑制生长 (3)pH=9.3 碱性环境, 不利于M生长 2、鲜蛋中微生物来源及类群 来源 内源:家禽本身 外源:环境 类群 ※ 腐败菌 细菌:大肠杆菌、无色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霉菌:青霉、枝孢属、毛霉、芽枝霉 ※ 病原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3、鲜蛋的腐败变质 在高温、高湿中易发生 ※ 腐败——细菌引起 散黄蛋(初期变质):蛋白由点到全,变为淡绿色;蛋黄与蛋白混合 酸败蛋:整个内容物呈灰、黑色,恶臭味;蛋液变稠浆状或有凝块出现 ※ 霉变——霉菌引起 粘壳蛋:在蛋壳内壁和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第二版) 教学课件 作者 曾庆孝 主编 芮汉明李汴生 副主编 第一章 食品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特性及其保鲜.ppt
- 食品冷加工工艺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田国庆 主编 第十一章 食品冷藏库的管理与卫生.ppt
- 食品冷加工工艺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田国庆 主编 第十章 调理食品的冻结.ppt
- 食品冷加工工艺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田国庆 主编 目录.ppt
- 食品冷加工工艺第2版 教学课件 作者 田国庆 主编 食品冷加工工艺 第2版(开始).ppt
-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学习情境二.ppt
-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学习情境三.ppt
-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学习情境四.ppt
-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学习情境五.ppt
-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学习情境一.ppt
-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课件 作者 周建新 主编 焦凌霞 副主编 第一章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控制.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1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2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3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4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5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6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7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8章.ppt
-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唐突 主编 陈剑虹 主审 第09章.ppt
最近下载
- 一年级数学起步,玩中学不焦虑——2025秋家长培训发言稿.pptx VIP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魏华林第0--18章绪论、风险与保险---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pptx VIP
- 电力市场的原理、变革与关键问题(41页).ppt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言语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化妆师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三章 心肺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2023年CSP-S组(提高组)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DB53_T 1097-2022 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李四德-锦囊妙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