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iC纳米微粉的制备研究
宋永才李斌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
摘 要
以工业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了有机一无机混杂先驱体,经过高温热处理,
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碳化硅纳米微粉,研究了先驱体的热分解过程以及制备工艺对产物
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产物为纯度较高的纳米碳化硅粉末
与碳化硅晶须的混合物.
关键词硅溶胶碳热还原碳化硅 纳米粉末
前 言
碳化硅作为结构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高温强度大、抗蠕变性能好、耐化学腐蚀、抗
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高热传导率等优异性能。由SiC纳米微粉制得的部件具有更为
优良的耐高温强度、耐磨性,作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Ii化等【.
业领域。由于碳化硅微粉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有较好的化学相容性,用于制备金属基、
陶瓷基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已经表现出优异的性能【1.2】。此外碳化硅纳米微粉在隐身吸波材
料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制各碳化硅纳米粉末的方法有很多。如激光法、等离子体法、
高能球磨法等【3.5]。但这些方法或需要专门的设备,或工艺复杂,导致制造成本提高。采用
硅化台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先驱体,再利用高温碳热还原法制各碳化硅微粉是一个较为简
便的方法【6—8】。本文以工业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原料,结合溶胶.凝胶法和高温碳热还
原法制备碳化硅纳米微粉。
2实 验
2.1原料
硅溶胶:浓度:27%,工业产品,水溶性酚醛树脂:按文献f9]合成。
2.2 SiC纳米微粉制备
将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按一定配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室温下放干后100C烘干得到
棕褐色周体样品。或将混合液加入适量催化刺使之凝胶化后J00C烘干后制得样品。再将样品
碾碎成粉末置于高温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在不同温度进行热处理。升温速度为100.200c/:J,时,
在最高温度下保温处理I小时。
2.3分析测试
用Hitachi
ADVANCED型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CuK
a管电压:35kV,管电流:
800
35mA),用日本电子光学公司JSM--5600LV型扫描电镜观察产物的形貌。
3结果分析和讨论
3.1有机.无机混杂先驱体的热分解过程
以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混合形成的有机.无机混杂先驱体,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将首
先发生热分解转化为无机混合物。将上述样品进行TG.DTA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
T(℃1 T(℃)
圈1三种混杂先驱体的TG.DTA曲线图2酚醛树脂与硅溶胶的TG.DTA曲线
处理中均发生显著的分解失重。而且该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00一200℃伴随着吸热反
树脂的比例提高表现出较高的失重。对硅溶胶和水溶性酚醛树脂分别进行的TG-DTA分析(如
图2)表明,硅溶胶在100℃附近有一个明显的吸热峰,这是样品脱水时吸热所致。而在200
℃以上,由于硅溶胶已大部分转化为Si02.基本不再发生热分解失重。但酚醛树脂在100℃
以上伴随着放热反应~直表现出剧烈的失重。因此,上述混杂先驱体的热分解的第一阶段(100
--200℃),主要为硅溶胶脱水转变为si02的过程:而第二阶段则主要为酚醛树脂的热分解。
混杂先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可视为硅溶胶的脱水反应和酚醛树脂的热分解过程的复合过程。
3.2 制各温度对产物组成结构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产物的xR
衍射峰存在,但仍然有大量的杂质(方石英和无定形的碳)的衍射峰。1600(2时,杂质的衍
射峰明显减少;温度升至1700C时,杂质的衍射峰基本上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快速局部进行阈值选取边缘提取方法的研究.pdf
- 突发公共卫生shijian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与研究.pdf
- CeY涂层负载Pd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pdf
- 多重构型分岔与构型保持性研究.pdf
- 基于励磁电感参数识别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的研究.pdf
- 喂食鸡蛋、葵花籽的清洁级KM小鼠和离乳仔鼠血清中5种矿物元素含量的研究.pdf
-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pdf
- 基于创新和发展的项目承接流程再造研究.pdf
- Ag%2fAl-%2c2-O-%2c3-%2bCu%2fAl-%2c2-O-%2c3-组合催化剂上C-%2c3-H-%2c6-选择性催化还原NO-%2cx-的研究.pdf
- 钙钛矿型LuNiO-%2c3-电子结构的第一原理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