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监护室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与β-内酰胺酶研究.pdfVIP

外科监护室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与β-内酰胺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交流·耐药机制 3讨论 对近1年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菌种构成分析显示,以屎肠球菌为主,其次为粪肠球菌。这与以往报道不 同”],其可能的原因是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较粪肠球菌具有更高的耐药性,导致临床经验治疗失败; 另一方面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器的广泛使用也提高了屎肠球菌的分离率。分离的标本种类依次为尿液、 痰液、脓性分泌物,与以往报道一致。肠球菌对氯洁霉素、复方新诺明、第三代头孢菌素天然耐药,故 即使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也应报告耐药。 研究表明,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高水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 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更强,肠球菌对氯霉素耐药率为21.9%,低于环丙沙星,青霉素,达福 普汀,四环素,呋喃妥因。高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这说明,一方面由于病人应用大量此 类抗菌药,在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氯霉素在临床已很少使用,因此 肠球菌对氯霉素耐药率较低,且不存在交叉耐药。氯霉素可用于同时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肠球菌的 治疗¨1。 本实验共分离出30株耐氯霉素肠球菌,均检出CAT基因。这说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抗药性是由于细 菌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该酶催化乙酰辅酶A中的乙酰基向氯霉素c3一羟基上的转移。此酶可诱导产 生,可通过质粒播散,但比较缓慢Mo。药敏结果显示,治疗耐氯霉素肠球菌疗效较好的抗生素是万古霉 素和替考拉宁。 本实验采用的REP—PCR是一种新型基因分型方法,基于天然的扩增,高度保守,重复的DNA序列, 适合于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和几种阳性球菌。我们发现,细菌耐药模式与基因分型之间无相关性。由于 镁离子浓度、退火温度、电泳条件均会对REP—PCR结果有影响,因此应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建立最 子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Cross 中有6株耐氯霉素肠球菌100%同源,这些菌分离自3个不同病房不同时间的不同病人,可见散发病例的 菌株可以有相同或相似的指纹图谱。 外科监护室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和p内酰胺酶研究 \/ 衣美英1李春英1王鹏远2刘玉村2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护室是院内感染重灾区,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选择2001年7 月至2004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监护室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9株非重复Pa,用琼脂稀释法测 定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提取B一内酰胺酶进行三维水解试验及等电聚焦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 P041 40j 4株菌菌酶活性在Pa01的5倍以下,其余 umol/min.nag)为参考,耐药组除几8、心10、pa 10034) 1.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北京 10029;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北京 483 论文交流·耐药机制 OprD2表达降低或缺失以及高活性AmpC酶是本院外科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与IMP、VIM金属酶关系不大。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外膜蛋白;p一内酰胺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病人,引起败血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重症监护室尤其严重,是医院感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其 感染发生的概率高于其他科室…。碳青霉烯类是NCCLS推荐治疗凡感染主要抗生素之一,然而,这些 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使m的耐药愈来愈严重,出现了大量耐碳青霉烯菌株,给临床治 疗带来极大困难。普遍认为外膜孔蛋白OprD:降低、产金属酶、主动外排系统的高表达及高活性AmpC 酶,是心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外膜蛋白OprD:表达水平及产p一内酰胺酶情况,研究 Pa对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1材料与方法 的49株非重复P0,其中来自痰标本46株,血液标本1株,胆汁1株,腹腔分泌液1株。全部菌株经法国 Nobuhisa Masuda博士惠赠;J53pMG251(产ACT一1型AmpC酶)由美国LaheyClinic的George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