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概论 教学配套课件 毕春燕 郑兴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dfVIP

金融概论 教学配套课件 毕春燕 郑兴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篇 基础与范畴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论 概 融 金 机械工业出版社 学 习 目 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 掌握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重点掌握当代信用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制度的类型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能解释货币的定义 能区分代信用货币层次的划分 能够描述我国的货币制度 案 例 导 读 案 例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及崩溃 分析:世界各国对于美国经济以及美元的信任没有因为美元 与黄金不挂钩而减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国际储备 与国际结算美元仍占主体。 1、 长期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国际经济格 局相对稳态、美国经济优势不可挑战、美国黄金储备规模庞 大、且美元发行能够在“信心”和“偿付力”之间形成均衡 机制基础上的。 2、 美国可以依凭其“国际货币发行特权”,采用增发美元来 逼迫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升值,从而平抑国际收支逆差和 刺激国内消费需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美元为计价单 位、以贸易-金融为链条的全球性循环:美国大量发行美 元——美国改善国际收支、满足消费需求——其他国家、 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外汇盈余并购买美国金融资产——美元 流入并诱发美国再次采用宽松货币政策。2007年开始的美 国“次贷”危机正是在上述国际动态失衡格局下产生了 “多米诺骨牌效应”。 3、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危机已促使人们反思布 雷顿森林体系的长期有效性。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在于美国的美元发行权不受外部约 束,据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必须有效改变这种格局,强化 对美元发行权的监管相对于强化对微观金融机构的监管更能 有效地防范风险。 思考: 1.什么是货币?它在经济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2.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适应经济的发展? 3.人民币可能成为世界货币吗? 本章提要 本章提要 本章提要 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二、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二、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三、货币制度及类型 三、货币制度及类型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一、货币的定义 (一)马克思的定义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特殊商品。 (二)西方学者的定义 亚当·斯密——货币是为了便利交换的目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是一个共同的被普遍接受的交换 媒介,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息所。 弗雷德里克·米什金——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 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二、货币的功能 古今不同学派的经济学者,对货币职能的划分标 准大体一致。简单地说,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主要 发挥两大功能: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 (一)交换媒介 1、交换手段 2、计价单位 3、支付手段 (二)价值贮藏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考古的挖掘,在世 界各地,交换都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 先是物物直接交换,然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 先是物物直接交换,然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 (二)、币材 从币材演化层次分析,不同时代的货币材料则受制于当时社会经济客观发 展的程度、流通的便利程度及货币在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变化的需要等因 素。 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价值比较高; (2)易于分割; (3)易于保存; (4)便于携带。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续) (三)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或足值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 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在简单商品交换时代,生产力低下,交换的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