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 教学配套课件 张晓华 第三章.pdfVIP

金融基础 教学配套课件 张晓华 第三章.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金 融 基 础 张晓华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章 信 用 1 信用概述 2 信用形式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知识正确解释现代经济是 信用经济 能够依据信用形式的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和判 断现实社会中的不同信用形式 知识目标: 了解认识信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掌握信用、各种信用形式的含义及信用活动的 构成要素 引导案例 信用档案 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的 制度安排和基础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全国 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记录了企业和个人与金融机构的借贷及在 其他领域的信用信息。该数据库立足金融 部门,服务全社会,立足全国,服务地 方。 那么,信用的存在形态、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到底有 哪些信用形式,我们已经参与了哪些信用活动,都是值得 重视的问题。也都是本章要介绍和讨论的。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概念 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一词源于拉丁文“credo”,意思为信 任、相信、声誉等。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经济意义上信用,它是 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的借 贷行为。 (二)信用的特征 1.信用以互相信任为基础 2 .信用是有条件的,即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4 .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二、信用的存在形式 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 态存在的。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关系尚未充分发 展之前,当某一个体需要其他个体的某些 产品,而目前尚无剩余产品同其交换或无 力购买时,他便以将来偿还该产品,或以 其他产品为条件来交换该产品,这便是实 物借贷。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逐渐成为 借贷关系的主要对象。 三、信用活动的构成要素  (一)债权债务  (二)时间间隔  (三)信用工具  (四)利率 四、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一般认为,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 信用就产生了。 首先, 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次, 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 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二)信用的发展 1. 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 是人 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信用形式。高利贷信 用的最突出特征是贷款利息率特别高。高 利贷信用最初出现于原始公社末期。  高利贷的年利息率一般在30% 以上, 100% ~200% 的年利息率也是 常见的。高利贷的利息率之所以这样高, 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借款人的 借款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获取利润, 而是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须 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二是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 不发达的情况下, 人们不容易获得货币, 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又大, 这 就为高利贷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高利贷者获取的高额利息来源于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 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 (二)信用的发展 2.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 所谓借贷资本, 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 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它是生 息资本的现代形式。贷者将闲置的货币资 金作为资本贷放出去, 借者借入货币资金则 用以扩大资本规模, 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贷者和借者共同瓜分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 (1) 借贷资本的产生 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创办现代银行, 集中大量的闲 置资金, 来为资本家提供所需的货币资本,从而加 速了适合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用制度——— 借贷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