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温SOFC的三层复合阴极材料研究
吕掂”,李艳1,苗继鹏1,沙雪清1,贾莉一,苏文辉-工。
(1.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01
2.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大连,116024
3.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系,长春130023)
SOFC急需解决的问题。Smo.5Sro
料,在中温电解质上表现出很低的过电位。但是,由于含Co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远大于
CeOz基电解质,这种热性能的失配在制备和使用中必然产生巨大的热应力,造成电极
的开裂甚至脱落。为了改善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热匹配性能,可以对材料的组成进行调
整,在不显著降低电极性能的同时降低热膨胀系数;也可以在电极中引入能够降低其热
膨胀系数的添加物形成复合材料。引入电解质形成复合材料不但可以在~定程度上降低
热膨胀系数,而且电极的极化特性也得到了改善,但电极的电子导电性能却会发生一定
程度的下降,增加欧姆损失,对电流的收集不利。电极基体材料与掺入的电解质材料按
照一定的比例形成多层或梯度材料,则可以在改善热匹配和电化学极化性能的同时,并
不损失电极的电子导电性。L本文以改善电极的热匹配、电化学性能和保持导电性为目的,
研究了以SSC为基体,添加SDC的三层梯度阴极材料,对其物相组成、热膨胀系数和
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T
的柱体经1200。C烧结后进行热膨胀曲线测量。混磨后的粉体再与粘结剂混合研磨形成
极。电化学性能测量采用三电极法,以Ag为参考电极和对电极。
峰位移动。因此,二者没有发生反应,生成的新化合物或固溶体,电极材料只是由两种
物相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SSC和SDC相对峰强随着相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强。
密的电解质区域和呈现有较多相互连通的孔隙的阴极区域,其中阴极的厚度为40—50Bin,
电极颗粒为uIII量级,孔隙也在此量级,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附着较好,电极材料颗粒之间
也形成了较大面积的接触,这样的微结构对电极的工作有利。
解质的热膨胀曲线近似呈线性,Ll层的热膨胀曲线和SIX]的比较接近,主要是第一层复
见表1。TEC随着SS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第一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电解质的相差不
大,最上层的SSC与电解质SDC失配比较严重。显然,如果将SSC直接作阴电极使用,
· 研究得到了国家863计划资助(2001AA323090)
· 通信联系人一吕拮(1972一)。男。博士,剐戟授,吉林人i锄n:lvzhe@hit.edu.cn
4Cf
电池可能会因为电极与电解质的热膨胀性能不匹配而破裂,采用梯度过渡的方法可望能
缓解这种状况,使电极的TEC尽量与电解质相匹配,避免裂纹出现,进而增强阴极的机
械稳定性和抗热循环性,使电池的输出性能稳定。
表1.SDC电解质及各层材料的技术热膨胀系数
表2所示为多层阴极各层材料在不同温度时的高温电阻率。L卜L3层的电阻率随着
低几个数量级,所以它的加入将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电阻。在Ll层,SDC质量百分数为
60%,且含有大量的孔隙,这一层的电导是比较明显的SDC中氧空位电导和SSC电子电
导的混合,电阻率较高,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也是典型的半导体型(随温度升高电阻率下
降)。在L2一L3层,电导随着SSC质量分数的增加而转变为以SSC中的电子电导为主,
因此电阻率很低,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也较弱。显然,这样的电阻率分布对于氧和电子的
输运过程都是比较有利的。
表2.多层阴极各层材料在不同温度时的高温电阻率
与SDC电解质的热膨胀性能匹配都不够好,因此容易在制备和使用的升降温循环中产生
热应力。进而导致局部微裂纹的产生,影响电极的性能;而ssc—SDc30的电导率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极电荷的收集。
本文按照梯度复合的设计方案,在SDC电解质表面制成了SsC—SDC三层复合电极。
研究结果表明:
l、电极各层是SSC和SDC两相混合形成的复合材料,二者没有发生反应;电极与电解
质附着良好,具有连贯的导电通道和多孔的气体通道微结构。 。,
2、SSC与SDC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热膨胀系数随SSC增多而增大,电阻
率随SSC增多而降低。
复合阴极。
参考文献(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DL_T 1074-2019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代替DL_T 1074-2007).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pdf
- 白癜风中西医防治(王砚宁)_部分1.pdf VIP
- 第二单元生物制品生产等基本技术61课件.pptx VIP
- 最全监理大纲(共486页).docx
- DLT_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docx VIP
- MZT213-2024学术类社会团体自身建设指南.pdf VIP
- 职业素养与职业礼仪.docx VIP
- 政务视联网系统解决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