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ABSTRACT ART),一般是指二十世紀某些既沒有具像及象徵功能,又不是純粹形式表現的繪畫及雕塑作品。抽象主義並非由某一個人於某一時間所發明,它直接或間接繼承立體派及週遭各種藝術運動而形成,主要分成兩大主流:
一.以康丁斯基為代表感性表現的抽象派 二.以蒙德里安幾何構成的理性抽象派
抽象主義的藝術觀認為藝術作品由形態與色彩兩個單純因素所構成,透過有效的組織與綜合而形成「自律性」表現,不必藉助任何文學性、象徵性、意義性,即可重現任何屬於現實世界的對象。
抽象主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風靡全球,尤其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興起之後,世界藝術之都的地位也從巴黎轉移到紐約。
1912年,在巴黎及慕尼黑出現了第一幅完全的抽象繪畫作品;同時在一兩年之內,莫斯科、米蘭、紐約及倫敦等地,也產生了等量的作品。大部分先驅畫家的抽象繪畫作,乃屬實驗性質,僅代表其創作生涯中的某一短暫時期。但是,對於其他畫家來說,抽象繪畫卻是一生的志業,其中有四位最重要,必需一提的畫家是: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荷蘭人,在荷蘭及巴黎創作;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俄國人,在慕尼黑創作;馬列維基(KASIMIR MALEVICH),俄國人,在莫斯科創作;庫普卡(FRANK KUPKA) ,捷克人,在巴黎創作。
這四位畫家在畫出他們第一張抽象畫時都已經不年輕了,他們均曾花費過很長的時間去發展有關繪畫革新的理念。 1910 年,康丁斯基在他所發表的論文「論藝術精神」(CONCERNING THE SPIRITIUAL IN ART)裡,對達到藝術觀念的兩種途徑加以分辨:
一.是印象派畫家(IMPRESSIONISTS)及後期印象派畫家(POST-IMPRESSIONISTS)的畫風導生了野獸主義(FAUVISM)及立體主義(CUBISM)。
二.是象徵主義畫家(SYMBOLIST)的路線導出一種更近乎宗教的「內在需要」藝術,對康丁斯基而言,後者乃是他使抽象藝術更具意義的基本特質。
KANDINSKY WASSILY 西元1866~1944年俄國畫家,生於莫斯科。西元1817年舉家遷往奧德薩(ODESSA)。
西元1886~1889年間;他在莫斯科攻讀法律,西元 1889 年到沃洛格達 (VOLOGDA)研究種族史,並學習民間藝術。他30歲時才決定放棄學院生涯,獻身於繪畫。
1896年底,他到達慕尼黑,花了數年時間接受學院藝術的訓練,起初受教於阿茲貝,而後隨著名的學院畫家希土克習畫。後來,他意識到要達到藝術的成熟境界,必須自闢蹊徑,因此離開學院,開始從事藝術教學的體驗,並於1901年組織方陣會(PHALANX GROUP),主旨在於引進法國前衛畫家回到慕尼黑的藝術世界。
1909年,康丁斯基擔任一個團體-新藝術家協會的主席。然而,由於會員之間的歧異逐漸增加,導致康丁斯基和馬克在1911年12月分手,各以「藍騎士」為名,組織當代藝術的兩項畫展,也促成以「藍騎士」為標題的「年鑑」(ALMANAC)的出版,這份刊物旨在結合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創作。這時期康丁斯基的繪畫儘管日趨抽象,仍保留特殊的主題和動機,通常為啟示的(APOCALYPTIC)或末世的(ESCHATOLOGICAL)自然景象。在蘇俄大革命後,負責文化決策達三年之久,促成地方博物館的建設,為藝術文化學院(INKHUK)擬定詳細的藝術教育計劃。
1921年,他接受包浩斯的約聘,於1922年出任教授,直到1933年該校被關閉。這時期的作品較專注於幾何形式,所作多為純粹非具象的構圖(構成第8號LTCOMPOSITIONGT,1923:紐約,古金漢博物館)。
1924年,康丁斯基與雅夫楞斯基、費寧格、克利,組成一新團體,名為「四藍者」;1926年,他最有影響力的論著「點、線到面」由包浩斯出版。1933年以後,他定居法國的勒伊。他在二十世紀初期受到的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的影響,到了晚年轉為不嚴謹的幾何成份,近乎幻想的意味,令人想起米羅的作品。
黃-紅-藍(YELLOW-RED-BLUE, 1925., 藏於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是一件大型的畫作 (1.27公尺*2公尺)。
這是一幅抽象繪畫,它的幾何形式是康丁斯基 1920年代的作品典型,且與同期包浩斯作品的抱負及風格有所關聯,這種幾何形式是一種更多的控制及對自由風格的嚴謹解釋,康丁斯基在 1914 年返回莫斯科前曾使用過幾種幾何式樣。
畫的標題比起康丁斯基常用的標題來看,暗示性少得多,且與包浩斯息息想關;而標題中列出的三原色,則常與其他的色彩一同出現在繪畫當中。
在畫中出現的每一樣東西:各種上色的形狀及黑色的符號在明亮的空間前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