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P16、P15基因杂合子缺失的研究_医学论文.docVIP

食管鳞癌P16、P15基因杂合子缺失的研究_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管鳞癌P16、P15基因杂合子缺失的研究_医学论文.doc

食管鳞癌P16、P15基因杂合子缺失的研究_医学论文 食管鳞癌P16、P15基因杂合子缺失的研究_医学论文 摘 要 目的:探讨P16和P15基因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PCR、凝胶电泳、AgNO3染色等技术,检测食管鳞癌(ESCC)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中P16、P15基因杂合子缺失(LOH),对照正常细胞,分析ESCC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织中LOH的变化,并就LOH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ESCC组织中的LOH率为29.7%,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LOH率为16.5%。应用SPSS软件对LOH率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gt0.05)。结论:①从正常鳞状上皮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异常累积。②P15基因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③D9S162位点或其附近可能存在与ESCC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P16;P15;抑癌基因;杂合性丢失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16 protein expression ,we infer the rol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16 gene dur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P16 protein expression was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im muno-histochemistry in 26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imultaneously adjacent tumor tissues were contrasted. Results:P16 protein expression in 26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djacent tumor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P16 protein becomes lower with the increase in grading (0.05).Conclusions:Expression absence of P16 gene exist in part of HCC cell,which may be related with developmentand histo - differentiation of HCC.P16 protein may serve as an indicator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16geneImmunohistochemistry   食管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EC中存在一些有规律的染色体改变。P16和P15基因定位于9p21,是目前公认的抑癌基因,但其与ES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我们通过显微切割、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gNO3染色等技术,检测食管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和鳞癌组织中P16、P15基因上3个微卫星位点的LOH情况,并就LOH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探讨ESCC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的变化,为ESCC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45例ESCC标本(均伴有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均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新标准进行病理分级、分期[1]。所有标本术后立即无菌取材,70%酒精固定,石蜡包埋,同时收集病人有关的临床病理资料。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主要试剂购自美国Research Genetics公司;基因扩增仪:TC-48/H(t)(美国);高压电泳仪:EC3000-90(美国)。   1.3 制片   选定具有鳞状细胞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的蜡块,切取5μm厚的切片若干张,取其中1张做HE染色,供判断病变部位和显微切割参照 用。其余切片采用改良HE染色:常规脱蜡,去离子水冲洗1次;快速伊红染色,去离子水冲洗2次,浸泡在10%的甘油TE缓冲液中待用。   1.4 显微切割并制备目的DNA   将改良HE染色的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工作台上,根据HE染色切片所示区域,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目的细胞区,用一次性的无菌皮试针头在被切割组织周围刻划,将目的细胞与周围组织分离,然后用针尖粘取纯目的细胞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