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威信县历史文化资源现状与开发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及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了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核心问题。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县,需着眼发展,有必要对威信县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解,并对资源开发进行探讨研究。本文藉此,希望对威信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威信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丰富、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解研究十分重要。 
  一、威信县历史背景及资源简述 
  本文拟以历史文化名城――威信县为例,对其资源现状和开发进行了解及探究。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北缘和四川盆地南缘过渡地带,南接镇雄县,西连彝良县,北毗四川省筠连县、珙县、兴文县,东邻四川省叙永县并与贵州省毕节县隔赤水河相望,县境东南角的水田镇素有“鸡鸣三省”之称[1]。全县东西最大横距57km,南北最大纵距36.6km,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境内海拔480―1902米之间,世居汉、苗、彝、白、壮等民族,现有总人口43万人。 
  威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早在远古时代,威信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工作者在境内先后发现新石器遗迹5处。出土石斧、石凿,骨针等物。勤劳勇敢的古代先民,在威信境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无论是西汉铜洗还是魏晋铜鼓,都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辉。扎西镇石坎村邱家沟出土的恐龙化石、扎西原光明小区(现在的火电小区)出土的犀牛、剑齿象化石、长安镇瓦石村“?人悬棺”让我们透过神秘的轻纱,看到了名城扎西浑厚的历史资源。 
  1935年2月,中央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抉择的重要时刻,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彻底摆脱了“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对我党我军的严重束缚,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扎西因之而成为红色的土地、光荣的土地。会议会址也成为了本地丰硕的旅游资源之一。除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外,还有天星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雪山原始森林、水田果哈峡、天台山溶洞、观斗山石雕群等系列自然景观,无不构建起威信作为云南第一批风景名胜区旖旎风光的深厚内涵。作为滇东北的“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达47%,有树蕨、珙桐、秃杉等十多种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 
  认清历史文化名城扎西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现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是当前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威信县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和管理。 
  迄今为止,全县共发现历史文化资源景点108处,其中“瓦石?人悬棺”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西会议会址、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观斗山石雕群、铁炉红军标语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被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并于1996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扎西会议会址被公布为“第二批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威信县被公布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2004年,威信县被纳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规划[2]。受省级以上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占昭通市的36%。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是威信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特点。 
  威信县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分布面广。 
  1、革命纪念建筑 
  扎西会议会址。位于县城扎西东北隅,原为江西会馆。清咸丰六年建。1935年2月9日,中央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为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的篇章。会址依山而建,木结构建筑,占地4686平方米。主房通面阔16米,通进深9.2米,高约9米,与右侧总司令部驻地旧址呈直角。址前坝内竖一旗杆,距旗杆40米处为红军第四局路居旧址。 
  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在县城东南40公里处,水田乡水田村境内。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穿架式木结构建筑。门窗上雕饰花草,故名花房子。旧址坐南向北,面阔三间,通面阔13.8米,进深8米,高约6.6米,占地面积2660平方米。1935年2月5日,党中央及军委纵队进驻水田寨,司令部驻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在花房子召开常委会议,由张闻天代替了博古党内负总责,完成了遵义会议上未能解决的组织领导问题。 
  庄子上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在威信县城东南20公里处,石坎乡石坎村境内,坐南向北,背靠丘陵,面临厂丈河。1935年2月6日至8日,中央红军集结于石坎子,司令部驻庄子上[3]。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庄子上召开会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