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茎尖培养中无性再生体系地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4 园艺学进展 (第五辑) 桃茎尖培养中无性再生体系的研究 宋 刚 ‘林顺权2 吕柳新3 (,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中心,福州 35(002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 510642 3浙江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 摘 要 主要选用成年树 “玉璐”桃枝梢上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重点 对影响桃茎尖培养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外植体的成活率与分化率进行了探索。筛选出了适 合于 玉“蟋”桃茎尖培养的诱导培养基MS+0.2mgL-IBA+2.0t%-L-Zr+30mg-LAd+400m% L`W,分化指数可达53.9%;增殖培养基MS+0.2.gL-IBA十4.0,.g-L-46一BA,增殖系数可 达3.6;芽苗生长培养基MS+0.2mg-L-IBA+1.0mg-L-ZT+30mg-L-Ad+400mgL-LH,芽苗30 天可长高3.5m;生根培养基1/2MS+I.OmgL-IBA,生根率可达83.3%。初步建立了一个桃的 无性再生体系 关vim 茎尖培养;带腋芽茎段;无性再生体系 桃隶属蔷薇科 (Rosaceese)李属,原产我国,树体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栽培十 分普遍川。我国是世界桃生产大国之一,但由于长期采用嫁接繁殖,育苗周期长,影响了新 品种的扩大萦殖和推广速度;加之危害桃的病毒多达30种,病毒病给生产也带来了巨大的 经济损失,所以进行桃的茎尖培养研究,这不仅是一条苗木扩大繁殖的好途径,而且有利于 获得脱除病毒的整齐一致的苗木。此外,桃的无性再生体系的建立,也将为桃的遗传转化创 造有利条件。 桃茎尖培养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在栽培品种上迄今未达到实用化的程度。Heuser (1972)最早开展桃茎尖培养,并获得愈伤组织;Feucht等 (1973)培养桃实生苗的茎尖培 养,也仅获得愈伤组织;Boxus等 (1974)从桃分生组织培养获得了芽;Skirvin等 (1977)培 养桃茎尖,首次获得生根苗;Loreti和Morini(1982)培养桃砧木 (GF677)的茎尖,实现快 速繁殖。我国自70年代末开始对桃茎尖培养进行探索[[2.31,杨增海等继试管实生苗的茎尖培 养获得成功后 (1984a),栽培品种的茎尖培养也获得再生植株并有一定的增殖率 (1984b), 被认为 使“桃的茎尖培养繁殖在国内迈开了第一步”。意大利的Loreti等报道 (1991)他们成 功地快繁了700万株GF677桃砧木。可惜,国内外一直未能对栽培品种的茎尖进行快繁。 1993年,江虎军等复又对茎尖培养的技术进行研究。 本研究就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再生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进行研究,并摸 索最适培养因子。我们已初步建立了一个桃的无性再生体系,为下一步的遗传转化工作奠定 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桃 (PnuwspersicaL.)的品种为 玉“露”桃,取自福建农林大学果树实验基地 宋刚等:桃茎尖培养中无性再生体系的研究 265 的健康成年树。 1.2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3月下旬,从健康的母株上剪取成年型的休眠枝条,此时花芽已开放,腋芽尚未萌动。 枝条先在4℃低温下预处理几个小时至过夜。4月下旬取材时,每一枝条上己展开4一6片小 叶,每片小叶长约1.5cm左右。所有材料均在消毒之前,经流水冲洗 卜2h,再经洗衣粉漂 洗1一2次后,剪取带有腋芽茎段和顶芽,在无菌条件下,用75%的乙醇浸泡30sec,然后在 0.1%的HgC12中消毒,并添加几滴吐温-20,不时地搅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一5遍。 1.3培养蓦 本研究先后共采用4种培养基: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芽苗生长培养基和生根培养 基。所有培养基均加蔗糖3%,固体培养基加琼脂0.7%,半固体培养基加琼脂0.5%,其中 部分诱导培养基添加了相应浓度的头抱类抗生素 (如头抱唆琳呐,采用过滤灭菌),芽苗生 长培养基均添加 《OmgL-LH。实验无特殊说明者均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配制按常规方 法进行,pH值调至5.8左右,在1.lkgcm-2,121℃下灭菌20min后,避光保存备用。 1.4 诱导培养 无菌条件下,仔细剥取茎顶芽1一2mm和带腋芽茎段0.5一LOcm,接种到诱导培养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