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型(痰饮证、瘀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探讨.pdfVIP

中医证型(痰饮证、瘀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证型(痰饮证、瘀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探讨 吴启富接红字丁朝霞鲁莹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 胰岛素抵抗(IR)是指一定的内源或外源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生物效应以 摄取利用葡萄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胰腺代偿性增加胰 岛素分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一种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 病理生理状态。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代谢紊乱是产生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 病的共同土壤n3。胰岛素抵抗在II型糖尿病发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已存在, 并在病程始终持续存在髓1。胰岛素抵抗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记载,据其临 床症状表现,当属中医“脾病”的范围,涉及脾(胃)、肺、肾及肝和三焦等脏 腑,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脾虚和肾精亏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聚湿生 痰㈨,肾不藏精,则表现为精华外泄H1。其治疗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保养肾 精为主。近年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也存在痰瘀征象。本文就痰瘀与胰岛素抵抗的 相关性问题进行探讨如下。 1.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 胰岛素抵抗对高血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TG/HDL) 血症,而对单纯性高血压的影响较小。但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水平升高在 临床多无严重症状,糖代谢紊乱症状又多出现在病程后期,因此,病人就诊多是 因为高血压病或肥胖病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如眩晕耳鸣、少寐多梦、急躁易怒、 咽干口燥、面色潮红、大便干燥、腰膝酸软、头昏头痛、胸闷恶心、形体肥胖、 四肢倦怠、面浮肢肿、心中刺痛、,Ii,悸不宁、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等常见症状, 中医辨证多属于“眩晕”、“头痛”、“肥胖’’或“湿阻”范畴,证候特点多为肝肾 阴虚,脾虚湿盛,气滞血瘀,或脾肾两亏哺1。中医以整体观念与四诊八纲为基础, 根据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从肝与脾立论进行辨证施治。 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胰腺外分泌及部分内分泌功能。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升清 功能,相当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各种消化酶是实现其作用的物质基础砸3。脾升清、 胃降浊以营养周身的各脏腑器官,胰岛素则是实现其作用的物质基础。胰岛素抵 抗者患者胰岛13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与脾运化水谷精微功 能不足、脾、胃津液物质匮乏的病机相一致,因此临床可见脾虚所致的以气滞血 瘀为主要表现的各种胰岛素抵抗症状。 2.痰湿与胰岛素抵抗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糖代谢紊乱、肥胖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之一。脂肪(特别是内脏脂肪)堆积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已经证明引起II型糖尿病 发病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多数认为肥胖的发生先于胰岛素抵抗,向心性肥 胖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或者至少是它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向心性肥胖过多 者的内脏脂肪组织可以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FFA)到门静脉系统和外周循环 内而FFA可以增加肝脏的糖原异生,降低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清除率,引起胰岛素 血症,抑制胰岛素诱导的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和糖原合成H1。而祖国医学自古 就有“肥人多痰”“肥人多虚”之说。陈修园有“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唯 是痰湿颇多以及“肥人多痰湿”、“肥人形盛而气衰”、“脾胃俱虚……虽肥而四 肢不举”等论述。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有外感因素(湿邪)、食伤因素(过食肥 甘)和正虚因素(脾虚)。其病机为脾胃受损、脾不散精,或脾肾不足,水道不 利,变生膏脂痰湿,郁积体内而成肥胖。病位在脾胃肝肾,病理因素为痰湿瘀滞, 临床以多食少动,形体肥胖为特征。张锡纯认为消渴发于心牌,“证起于中焦, 中焦膊病,累及于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 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II型糖尿病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昧,操作脾胃, 运化失常,酿成痰浊。胰岛素抵抗多见于肥胖之人,而肥人多痰湿,临床常见乏 力、痰多、舌苔厚腻、脉濡滑,其表现和特点与脾虚痰湿证相近。陈维铭等。” 观察半夏白术麻汤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发现运用祛痰化湿 中药半夏天麻汤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改善胰岛 素抵抗,改善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 3.瘀血与胰岛素抵抗 唐容川《血证论》中指出:“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为生,其根出于肾水,水 与血交会转运,皆在胞中,胞中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 气上市j但去下焦之瘀血则水津上布而渴自止。’’说明了瘀血(微循环障碍)在 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瘀血不仅仅在糖尿病早期,甚至在胰岛素抵抗以前 就存在有瘀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