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汾 西睡文化院 1937-1945 研究 718651 西睡文化院 1937一1945 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研究生:周茂江 指导教师:王 川 西睡文化院是张怡荪在抗日战争期间组织成立的私立藏学研究机构。重建
西睡文化院的基本史实,考察其为 藏《汉大辞典》之编寨出版所做的杰出贡献,
再现其在藏汉辞典编纂史和藏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本文的基本研
究思路。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的西部边疆危机促使国人关注 “西睡”、研究 “西睡’,;
外人在中国边班研究中的领先地位,激发了国内学人 “于世界学术界争一立脚
地”的民族意识。在此背景下,张怡荪受陈寅烙等学者的影响,树立编纂藏汉
辞典、“为后来者搭下一座桥梁”之心愿。1937年,在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
张怡荪在成都正式成立西睡文化院,启动了 藏《汉大辞典》编纂工作。 西睡文化院的目的是 “研究西睡文化”,中心工作则是编纂藏汉辞典。通过
院内同仁的共同努力,西睡文化院编纂出版了系列藏语文辞书,编译了多部外
人书籍,为编纂 藏《汉大辞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1942年 “藏汉大辞典” “脱稿”,西睡文化院的活动与事业达到顶峰。 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西睡文化院也面临研究人员流失与经费短缺的
问题。西睡文化院的经费一部分来源于自筹,但也得到了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四
川省政府的资金补助,且对此补助有很大的依赖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若非政
府补助,西睡文化院在前期便不大可能取得突出成绩。随着研究人员因各种原
因不断离开,经费日壁,西睡文化院的编译、编纂工作受到影响,成绩大不如
前,这反而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取消资助西睡文化院之借口。 1943年,西睡文化院陷入人员和资金的双重危机。张怡荪为了不使辞典编 — 1_ 西睡文化院 1937-1945 研究
纂事业半途而废与解决西睡文化院学员班的学匀问题,出任西康省通志馆总纂,
并不得不放弃 “西睡文化院”之名。西睡文化院走到了历史的最低谷— 名义
上己不复存在。1945年,西睡文化院所剩张怡荪等四人在1942年 “脱稿”的 “藏汉大辞典”基础上编成 藏《汉大辞典资料本》,因经费困难未能出版。随即,
西睡文化院的各项工作宣告结束。 与其他藏学研究机构相比,西睡文化院的研究人员不多、机构规模较小、
社会影响不大,但其对藏汉辞典编纂及藏学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西睡
文化院编成的 ‘藏《汉大辞典资料本》既是解放前运用语种资料最为丰富的藏汉
辞典稿本,也是建国后出版的 藏《汉大辞典》之蓝本。藏《汉大辞典》结束了达
斯 TaaaknathDas 藏《英词典》在同一学术领域内长达83年的领先地位并享
誉国际学术界。 西睡文化院之存在大致与抗日战争相始终,但其命运却与抗日战争之结果
迥然不同: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西睡文化院却未因此而 “复活’,。从纵向比
较的角度看,对于编纂辞典这样一项非一人之力所能为的浩大工程,张怡荪在
西睡文化院时代未能完成其心愿,而在共和国时代才最终实现,其原因在于国
民政府和共和国政府有关部门对这项事业的应付态度与支持力度的巨大差别。 关键词:张怡荪 西睡文化院 西睡 《藏汉大辞典资料本》 藏《汉大辞典》
- 2- 西睡文化院 1937-1945 研究 AStudyoftheWest-FrontiersCulture Institution,1937-1945 Major:ModemandContemporaryChineseHistory Supervisor:Prof.WangChuan Author:ZhouMaojiang TheWest-FrontiersCultureInstitution hereafterasTheInstitution inChinese
PinyinXi-chuiWenhuaYuan ,organizedandestablishedbyZhangYisunduring
the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wasaprivately-runTibetologyinstitution.The
maintrainofthoughtofthispaperistoreconstructthemainhistoricalfactsofThe
Institution,toresearchitsremarkablecontributionstoTibet-ChineseDictionary,and
toreproduceitsplaceinhistoryandthesignificancesthatmadeforthehistoryof
compilingofTibet-Chinesedictionary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