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 - 青岛滨海学院.docVIP

第五章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 - 青岛滨海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题 第五章 文法、逻辑、修辞与翻译 需2 课时 教 学 目 的要 求 要求学生了解汉语的文法(原文的语法,文言文语法),逻辑与修辞特点,比较汉英文法,逻辑与修辞的异同,进而掌握汉英语言转换的技巧 教学重点 1.汉语文法的特点与翻译 2.汉语的思维逻辑和语言逻辑 教学难点 汉语的逻辑与语法,逻辑与行文 教案编写日期 4月12日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提示与补充 Par 本章重点:1.汉语文法的特点与翻译 2.汉语的思维逻辑和语言逻辑 教学方式:讨论式+评析 I. Theory Study () 第一节 文法与翻译 文法包括字法、句法和章法等。汉译英的文法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汉语原文的语法,特别是文言文语法;二是英语译文语法。前者涉及理解,后者涉及表达。 分析下面的译例, 注意画线部分的译法: (1)借您的电话用用好吗? May I use your telephone? (2)坐在花园的篱笆旁,一个黄蜂刺了我一下。 Sitting against a fence in my garden, I was stung by a wasp. 聚也不易,散也不易。 It is not easy to gather, nor is it to part with each other. 昨晚他们家被偷了。 Their house was robbed last night. (5) ——市政府终于批准了建设高科园的资金项目。 ——差不多是时候了。不知为什么拖了这么长时间。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finally voted the funds for building a high-tech park. —It’s about time that it did. I don’t know what took it so long a time.试将下面的段落译成英语: 现在由多少国人会讲英语雅!君不见多少人考中级、高级轻轻松松就可以过关,真正得了英语皮毛者,十能有几?更不要提精通二字。所以还是奉劝那些准翻译们,下笔之前要慎之又慎:告示牌的译者虽不用署名,可有碍国体啊! 突然想起,前一段时间,市的市长要出国洽谈生意,临走时要有关部门赶制一本程式介绍。我拿到这本画册的大样,见其中的错误,真如王胡棉衣里的虱子,捉也捉不干净。其中最大的有两处,一处是说该市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五十元,核对了原稿,才知漏了一个Million(百万),系五千万之误;另一处,我读到英文,吓了一跳,该市盛产老鼠(Mice)!忙去查对应的中文,才知系云母(Mica)之误。 一边改正,一边想,幸好我多事儿,仔细读了这即将付梓的大样英文,否则这位市长要想欣欣然乘着飞机,拿着这本画册去招商引资,那真是应了老百姓的一句粗话,叫光着腚推磨,转着圈儿丢人了。 (摘自刘建波《开什么玩笑》,原载1996年5月25日《齐鲁晚报》) What an increase nowadays in the number of our countrymen who , as they claim, can speak the English language! Small wonder if you see so many people have passed their English test with so much ease at either intermediate or post-intermediate levels. Still, I have my doubt about the percentage of them who have really got even a smattering of essential English, not to say having a thorough command of the language, and so I feel obliged to advise those pseudo-translators that they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with checking and revising what they have rendered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efore putting it into print. Even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announcements and notices, where the translator does not have to sign his name, a bad job would brin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