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白穴在临床中的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太白穴在临床中的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
太白穴在临床中的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太白穴;脾经穴位;原穴;针灸疗法
太白位于足大指本节后内侧,梅核样小骨下凹陷中,其处分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吻合支。该穴既是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的输土穴,同时因为阴经以输代原故,也是脾经的原穴,不仅能够治疗脾经循行所过之处病变,同时太白作为脾经原穴可以治疗脾脏异常时所产生的疾病,而且对其余四脏疾患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在其后历代针灸歌赋以及现今的临床报道中,以太白作为主穴来应用的报道却较少见。笔者经临床多年观察及应用,体会古人立论不虚,太白一穴作为脾脏的输、原之穴,确有“坤土”之“资生万物”功效,起效快,对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1 《灵枢》关于太白的用法
1.1 诊断脾脏是否发生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也。”太白作为脾经的原穴,按压该处观察其感应即酸麻胀痛等敏感程度,可作为判断脾脏是否已经发生疾患的标志。
1.2 治疗
《灵枢》记载太白的临床治疗共有2处。其一,《灵枢·厥病》云:“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这里太白是作为治疗胃腑疼痛疾病的主要腧穴,与大都配伍治疗胃脘疼痛、腹胀、胸满等;其二,《灵枢·热病》曰:“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大甚,取内踝上横脉止之。”这里太白与肺经腧穴配伍主要治疗外感发热,与诸穴一起用泻法可起到降体温而去外热作用,而补法可起到发汗而祛邪外出作用。由此可见,太白在《内经》时代就有了比较广泛而实际的使用,可补可泻,既可治胃腑疼痛,也可以辅助清热而降体温;同时还可以补益元气,以助祛邪外出,从而使汗出而邪去。
2 临床应用
2.1 周身乏力、四肢倦怠
“脾气散精”、“脾主四肢”,脾经元气虚损,不能输布精气以达于四肢百骸,则四肢无气以养,故对于全身疲乏无力、嗜卧喜坐等症,都可以取用太白进行治疗。
案例1:患者,女,65岁,退休,1999年8月7日初诊。患者1年前缓慢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经常欲摔倒,CT显示“小脑部栓塞”,经输液及口服中药等治疗,效不佳,故而前来要求尝试针灸治疗。现证:下肢痿软无力,行稍远而喘息,易疲乏,健忘,腿部畏风寒,双脚发冷,饮食与二便基本正常,血压120/70 mm Hg,舌苔薄白,脉弦细而滑、有上实下虚之象。辨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取穴: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每周3次。经10余次治疗后,腿脚畏寒稍有好转,但下肢仍然无力。此时乃单加太白,治疗3次后,患者自觉腿脚明显有力,连续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觉气力大增,脚汗出,且可自己上下楼及附近遛弯等,病情基本痊愈而停止治疗。
按:此例患者虽然表现为肝肾精气不足引发的下肢无力,但“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乏力、身体倦怠主要是因为脾脏功能失调,不能把从胃中化生的气血精气输送到四肢,筋骨肌肉无气血濡润,自然倦怠无力。《灵枢·终始》云:“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主之。”腰以下疾患,下肢无力,同样也是脾气转输精气功能失职,气血不能输注于下,筋骨失养所引起,故完全可以通过选取足太阴、足阳明的腧穴进行治疗。笔者之前先取用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治疗10余次,但效果不明显,通过加用太白后,疗效显著,故此可认为治疗效果的改善与选用太白有重要的关联。
2.2 耳目等九窍之疾
脾脏功能异常尤其是脾经经气不足、功能低下时,“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素问·玉机真藏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素问·通平虚实论》)。人身九窍发生疾患均可以从脾气上面找原因,脾气不足,脾阴虚损,不能输精气于九窍,自然会发生九窍不利,如眼睛发涩、喜闭不睁、耳朵胀闷听力下降、四时鼻塞喷嚏、口淡无味、舌体僵硬、小腹下坠欲便而虚坐努厕、小便频数不畅余沥等,此时都可以选取太白进行治疗。
案例2:患者,女,52岁,医院职工,2006年11月27日初诊。患者20 d前因远赴外地奔丧,情绪过哀,加之劳累过度,逐渐自觉胸闷气短,有气不能接续之象,3 d前开始,突然眼睛胀疼,视物为双,左眼内下斜视,同时伴有头痛失眠,身体倦怠,多言则气短,食欲差,稍食则腹胀满,舌苔薄白,寸口人迎脉均细弱。颔厌、风池处有明显压痛。既往史:颈椎病史,失眠。西医诊断:动眼神经麻痹。中医诊断:偏风牵视。辨证:气血两虚,虚风暗动,目肌失荣。取穴:四神丛,风池,颔厌,攒竹,太阳,合谷,太白,太冲。治疗2次后,头痛减轻,睡眠好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鼠离体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和改进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酪酪肽受体的分布与特性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结肠cajal细胞库容性Ca2+内流检测的临床价值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羊膜上皮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达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肝移植重建肝动脉对胆管超微结构和并发症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肝脏干细胞的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表达系的构建与初步鉴定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对胆小管纤维形肌动蛋白微丝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大鼠股骨骨不连模型不同位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表达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乙二醇嫁接的聚乙烯醇化磁性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失眠症及其治疗新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失眠的非药物疗法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低位模拟失重状态对于正常青年人视觉电生理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孢他啶与头孢吡肟作为血液肿瘤感染的经验治疗的回顾性比较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孢克肟治疗女性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38例临床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孢噻肟和舒巴坦复方制剂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孢地嗪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_临床医学论文.doc
- 头孢拉定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