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体会.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新疆放射年学会、新疆兵团影像学年会论文汇编 及时对机械部件进行清洁和润滑。 (5)对重要的线路要定期排查和维护,探测器压力状况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线性增益,机架旋 转速度控制线路的维护。 CT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固然重要,但CT扫描成像原理仍以x线为射线源,检查中的x线电离 辐射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做好了安全防护才能既优质检查又减少辐射,CT检 查中的防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医师应慎重开CT检查申请单,明确提出要检查的部位,一次申请扫描的部位不应多 于三个,平扫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再做增强,以避免病人一次性接受过多的x线辐射。 (2)CT操作技师从申请单上明确病人的检查部位后,应对病人受检部位以外的肢体用铅衣铅帽 进行掩盖,以避免其它部位接受辐射和散射,这一点对未生育的适龄青年和年幼体弱的病人尤为重要。 (3)技师在制定扫描计划时,需认真设定好扫描层厚和期数,扫描层过厚会漏扫病灶,一味采 用薄扫又增加了病人x线辐射剂量,权衡利弊,除必要的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及薄扫之外,一般不应过多的反复扫描,以避免人为地增加病人所受辐射剂量。 (4)检查过程中扫描室内原则上只允许病人存在,其他人员室外等候。对于那些骚动不安或患 有幽闭恐惧症的病人,必须有人陪护扫描,此时陪人应穿上铅衣加强防护。 (5)CT医技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操作问的铅玻璃窗及铅门应足够厚和严实,特别是铅门底 部与地板间隙不应大于3毫米,最好采用深陷式推拉铅门。在扫描室内做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椎 间盘臭氧消融等手术时,必须穿戴铅衣铅帽。 对于上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定期严格落实,并及时记录好维护中的原始数据和显示数据, 便于查询和参考,保证CT设备高效运转。同时只有做好了检查中的安全防护,才能有效的保障医 患双方的身体少受损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操作体会 董高存乔国庆谢伟文 彭光明钱 民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 我科开展的螺旋cT引导下穿刺活检特色技术,深受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青睐,基本每周都预约几 例穿刺活检,目前已成功进行了20余台次,在此将累积的一点心得体会阐述出来,与同道们交流探讨。 (1)穿刺活检针的种类 1、胸腹部穿刺活检针 Trucut 针、Westcott针、Franseen针和Rotex针等。 ·800· 第二部分新疆放射年学会、新疆兵团影像学年会论文汇编 2、骨穿刺活检针 分为骨钻针和抽吸针,常用的有Ackerman针、Craig针、Ⅵn (2)操作技术流程 l、根据病变位置和欲穿刺方位,使患者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做CT扫描,一般仅对感兴趣部 位选择性扫描,从中选择病变显示最佳且病灶离体表最近的层面作为穿刺层面。 2、在选定的穿刺层面CT像上,用光标分别测出体表皮肤穿刺点与正中矢(或冠)状面以及与 病灶的垂直距离,再测出穿刺针宜插入的深度和角度。 3、将扫描床进到穿刺层面,打开定位灯,按所测数值用直尺量出距离并用油笔标记体表进针点。 置一无菌针头尖部于皮肤进针点作为标记,再次cT扫描核实位置是否准确。 4、将扫描床从扫描孔中退出并降至最佳手术操作高度,(注意机架上显示的数值不可归零,否 则难以找到穿刺定位层面)铺有孑L手术巾,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半径约为5厘米的体表皮肤。 5、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麻,按计划进针,当针插近病变边缘时,应再做扫描明确进针方向及部位 是否正确,然后再将针插入病变内。 6、根据不同部位和诊断要求,应用抽吸法、切割法或钻骨法,取得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小心 将其放入标本瓶中。 7、穿刺术后及时围绕穿刺层面做若干层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炎症等异常改变,并及时 处理。t ,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是通过影像检查不能 定性病灶的最佳检诊方法。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苏汉新艾雪儒刘新军 田文虹张惠芳 罗 婷 龚 翔布海杰 刘培成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