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纱线质量技术论坛
棉条检测元件适用范围的研究。
吴红玲 张风涛
(兰州理工大学) (吉林工学院)
摘要:本文论述了纱条检测元件工作的基本原理及其改进设计,重点对凹凸式检测罗拉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凹凸检测罗拉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纱条;检测;凹凸罗拉;适用范围
0前言
检测机构是自调匀整装置的第一个环节,它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纱条粗细的本来面目,因此,是自调
匀整效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各种检测装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工作,与此同时又发展了一些
新的检测装置,但采用凹凸罗拉检测装置还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之一。随着梳棉机、精梳机和并条
机性能的提高,出条速度也迅速提高,对纱条线密度检测元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传感器不仅静态特
性要好,动态特性更要好。采用凹凸罗拉检测法测量纱条的不匀时,虽然许多厂商称其并条机的出条速度
可达500m/min以上,但在实际使用时,在小于400m/min时,其自调匀整器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说明此
种检测方法对高速的适应能力不是很好,下面对其测量罗拉的测量原理及动态特性进行分析。
1检测罗拉工作的基本原理
1.1检测罗拉的机械结构
采用凹凸检测罗拉作为传感器,如图1,当纱条细度变化时,下罗拉的圆心位置随纱条截面积的不同
而上下移动,测出位移量就得到与之成线性关系的线密度。设纱条纤维的体积密度为P,条子的实际截面
为s’,条子的截面压缩系数为k,上下罗拉间条子的截面为S,则纱条的线密度为:
g=s7p一菩一学=k,h (1)
式中:
b——下罗拉槽宽;
h——上下罗拉间的问隙,即纱条的厚度。
图1(a)凹凸测量罗拉 (b)阶梯测量罗拉
图1
1.2 凹凸检测罗拉传感器的特点
凹凸罗拉检测法应用于纱条自调匀整装置中是比较早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1)线性度好,结构比较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102·
中国纱线质量技术论坛
(2)受温湿度及纤维细度的变化影响小。
另外,如图1(a)形式的凹凸测量罗拉加工起来比较困难,易产生缠条现象。瑞士Rieter公司对它作了
改进,将下罗拉的一片挡边移到上罗拉上去,称为阶梯罗拉,如图1(b),测量原理没有改变,但加工简单,
克服了易缠条的缺点。Rieter公司最近几年在测量线密度的位置上,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这种测量方法,如
C4梳棉机,E7/6精梳机,D1并条机等。
除了凹凸罗拉检测方法外,国内外的纺织研究机构和厂商还研制了其他一些传感器。如意大利的
Marzoli
SH2型并条机的自调匀整装置采用的超声波传感器。还有人研制CCD固体图象传感器以及双端
固定梁应变片式传感器,据称能适应出条速度高达500m/min时的棉条均匀度的检测。
2检测罗拉动态特性的研究
下面对Rieter公司C4梳棉机的测量罗拉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
该凹凸罗拉测量系统的上测量罗拉绕摆动中心摆动,如图2,可以列出微分方程为:
图2上测量罗拉系统分析简图
J殍d20=FL一2kAlI。一pd丽O (2)
式中:J——转动惯量,J=mI,25
M——上罗拉组件质量;
弘——阻尼系数。
将△I。一2I,0带入上式,得:
(3)
mI。ddtzO。,.ddOt+4kI,z0=FI。
通过换算整理,(3)式可写成:
d殍20+2‰d五O+tooO=五F (4)
式中:‰——检测罗拉的固有频率5
暑——系统的阻尼比。
经计算得式(4)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率特性分别为:
A((t)=—======生====== (5)
√[1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乙二醇(PEG)三嵌段共聚物的红外变温研究.pdf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冷结晶与溶剂诱导结晶的光散射研究.pdf
- 纳米层状钙钛矿磁电阻阍与应研究.pdf
- 某些双吖啶类探针的化学发光性质与其构效关系的研究.pdf
- 国产胡黄连对大鼠利胆作用地研究.pdf
- 碱金属掺杂ABO-%2c3-与A-%2c3-B-%2c2-O-%2c7-型钙钛矿磁电阻效应研究.pdf
- 毛叶假鹰爪根化学成分与其抗艾滋病毒活性的研究.pdf
- 锰氧化物薄膜中的氧含量效应和应变效应研究.pdf
- 氯酚类化合物在两种树脂上的吸附特征和分子结构的相关性.pdf
- 狂犬病病毒攻毒犬唾液排毒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研究.pdf
文档评论(0)